[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实质是“就地现代化”
2024/12/23 10:31:00
 
  从1982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分工和家庭兼业趋势明显,大量的能工巧匠从农业生产领域进入百业并举的乡村副业兼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乡村工业化,到1984年已蔚然成风。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引起更多讨论。当时也有比较激进的说法,认为“要解放农民就得消灭农民,要解决农村问题就得消灭农村”。当年对城乡二元结构的讨论,很大程度上也和现在如何打通城乡壁垒、让农民能够顺畅进城的讨论相似。其中提出的政策意见,主要集中于城乡户籍没有放开、城乡人员不能自由流动。
  讨论中,关于户口是否可以放开的意见引起了多个部门的反对(包括财政、教育、卫生等部门),主要理由是城市不可能接纳这么多农村人口,农民进城会增加各部门的财政开支。在接受一定数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各部门都要计算需要增加多少财政开支,这是当时财政体系的特点。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增加了一条: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由此可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意见在意识形态上没有问题,但当时各有关部门受制于财政开支负担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加,所以无法实现农民大量进城、开通城乡交流。
  客观上,由于城市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农村人口与乡镇企业的绑定程度。因此,乡村工业化和县以下城镇化的需要相互叠加,发展乡镇企业成为解决农村人口非农就业需要和家庭收入提升的重要途径。这就推动形成了农民主要在乡镇企业就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县域经济模式。1984年撤社建乡、撤队建村,农村的管理体制也发生重大调整。
……
 
 
 
[世界经济]特朗普再度执政 最坏的情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
2024/12/23 10:30:00
 
  现在的局面让我想到1929-1933年的大危机和二战
  最近很多人问我,特朗普重新赢得大选,再度执政,对中国的关系会不会好一点?我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很多人不理解,进一步问我如何看待美国的左翼和右翼。我说,在全球化解体大危机的打击之下,左翼派别本身也会发生异化。
  谈及当前这场全球性的深刻危机,可以回顾1929-1933年间西方遭遇生产过剩危机,最终催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之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被成王者改写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观念与理论,包括我们教科书中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源于二战后由美苏两大霸权主导的国际格局对抗性斗争的需求。
  回溯至二战前,为了应对1929-1933年的大危机,美国是罗斯福新政,摒弃了传统市场调控手段,转而采取国家直接干预的方式,将美国过剩的生产力导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债投资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罗斯福后来将这一系列措施总结为“新国家主义”,即利用国家力量调整遭遇严重过剩的生产方式。
  尽管美国在冷战意识形态上常被视为自由主义的典范,但在二战前,如果不是罗斯福的新国家主义引领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转向内陆基本建设,结果或将另一番景象。按照传统市场理论,那将是市场自我出清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者可深入研究相关资料。
  再观欧洲,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推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其盟友如日本亦是高度集权的国家主义体制,实行天皇制,皇权与军权紧密结合,天皇在公开场合常着军装,以最高统帅身份示人。
……
 
 
 
特朗普上台,会发生什么重大改变?
2024/11/20 10:38:00
 
  打破原有的经济关系,这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特朗普的政策是比较直白的,毫不掩饰地表示了他对美国经济现状的不满。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尽管他的竞选口号是“make change”,结果却是“can not make change”。特朗普说的其实跟奥巴马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更直白。他要求的是重新振兴美国的工业经济、实业经济,这当然有条件。
  但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当特朗普要大量减少中国的贸易盈余时,就改变了the more…the more…的经济关系。即中国越多地向美国出口,更多地得到向美国出口的收入,但美国不允许我们买他们的技术、资源,只允许投资美国的国债市场。于是乎,就变成了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越多,对美国的债券市场投资就越多。美国更多地形成它的贸易赤字,但因为中国只能向美国国债投资,所以美国更多地得到资本市场的盈余。这对中美来说,都各自有一个the more…the more…
  这其实是维持金融资本阶段的资本收益的重要规律。靠谁?靠的是向美国出口的国家。而这些向美国出口的国家,就是它现在的谈判对手,不光是中国,还包括墨西哥等国。墨西哥基本维持与美国的贸易平衡,而中国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用这些盈余去买美国国债,美国才有金融资本经济。如果少了中国这样一个大买主,美国的国债就会出现下滑。
  由此可见,2017年特朗普在上一个任期内提出要对中国出口征收高关税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当时中国政府态度不明朗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其实是他们不了解这个规律。
……
 
 
 
房地产危机还能救吗?怎么救?
2024/9/18 13:58:00
 
  房地产危机,想说救你不容易
  近期,房地产危机的议题频繁上热搜,这并非新话题,而是数年来持续炙热,其核心远非单一的房地产行业困境,而是交织着地产泡沫、金融泡沫与债务泡沫即“三泡危机”的复杂图景。
  此议题之所以成为长期焦点,原因在于我们过去几年的密集调控策略,有效缓冲了一场可能像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经济风暴。回望历史,那次危机迅速演变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不仅重创了美国,更触发了全球化进程中的深刻变革与挑战,其教训之深刻,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进入2017、2018年之际,即美国对中国硬脱钩的前夜,我国已悄然面临房地产市场的过剩危机。彼时,面对经济其他领域的增长疲软,房地产行业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其支柱地位愈发凸显。然而,自2018年起,尽管商品房库存积压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开发商、金融机构乃至地方政府仍不遗余力地推动房地产市场,导致在已显过剩的基础上,又经历了约4年的过度扩张期,直至2022年调控政策密集落地,方告一段落。
  这一扩张过程与房地产金融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的累积,使得房地产过剩的潜在危机有可能直接引爆为全面的金融危机。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的一系列精准调控措施,宛如防火墙,有效阻断了危机向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那般全面爆发的路径。
……
 
 
 
[宏观形势]如何看待当前危机形势?
2024/9/18 13:57:00
 
  对当前的危机形势要有正确认识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全球化解体挑战之下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演化出的叠加性危机。而个体的努力往往显得无可奈何,难以对抗全球化解体所带来的挑战。
  回溯至2008年,华尔街金融海啸的爆发不仅震撼了全球经济,还促使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这一举措释放的巨量流动性如潮水般涌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触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我国因大量进口能源、原材料及制成品,间接承受了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压力,对国内实体经济构成了严峻考验。
  通货膨胀的肆虐首先促使资本从实体经济领域抽离,转而投向投机性更强的领域,导致众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纷纷倒闭。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相继出现了投机热潮,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吸引了巨额资金涌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泡沫化。
  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之后,迅速步入过剩阶段,整个行业陷入深度调整期,如今不仅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背负沉重债务,普通家庭也面临房贷压力陡增的困境。此外,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还波及了上下游产业链,如水泥、钢铁、建材、装修等行业,这些曾经因房地产繁荣而兴旺的产业,现今却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潭。
  过去,我国的政策导向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但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部分行业的衰退,许多外来务工者发现难以在城市长期立足,最终选择返回故乡。尽管我们倡导提高城市化率,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但实际上缺乏足够的支撑体系,使得这一愿景在经济波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
 
 
 
以政府收储商品房来应对房地产“三泡危机”
2024/9/18 13:56:00
 
  房地产危机并非新话题,其核心远非单一的房地产行业困境,而是交织着地产泡沫、金融泡沫与债务泡沫即“三泡危机”的复杂图景。
  一是房地产价格泡沫难以估量。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达到了96%,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了巨大泡沫。
  二是金融泡沫快速膨胀。过去10多年的隐性赤字和债务负担与银行信贷风险相关度很高。金融机构一方面大量资金空转,另一方面信贷资产规模中占很大比例的是房地产。企业靠房产和土地抵押贷款;地方政府的还本付息依赖出卖土地;家庭负债也主要源于房产。一旦房产跌价中国式“次贷”泡沫破裂,会引发金融危机。
  三是严重的债务泡沫。一段时间以来,占有大量财富的地产商,纷纷把他们的资产“润”出到国外,这个过程伴随着房地产危机的爆发,同时也意味着房地产公司资不抵债,或者说融资链要断掉,这些房地产公司本身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负债而不能自己解决。面对“三泡”危机的局面,我们必须得有相对应的措施,但是不能朝着房地产去。因为现在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就是地产商们已经把他们获得的收益乃至于没有支付给房地产建设实际需要的资金相当多的“润”出去了,甚至是听任他们在国内的公司破产。这些问题都没有处理的情况下,怎么去救房地产,难道是去救那些把资金大量“润”出去的地产商吗?
  实际上,房地产“三泡”危机的源起和演化内在于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客观产生的土地路径依赖。
……
 
 
 
[聚焦三农]重构新型集体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社保问题
2024/8/22 9:54:00
 
  近年来,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医保断缴的现象频繁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9至2022年间,参保人数同比减少了0.3%、0.8%、0.8%及显著的2.5%。折射出农民参保意愿下降,医保制度推广面临挑战。
  改革之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在这一体系下,老人的养老、孩子的教育以及医疗等社会支出,均由人民公社统一规划与承担。彼时,城乡之间在社会支出层面的差距并不显著。无论是城市的单位制还是农村的公社制,其初衷均在于保障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19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标志着人民公社时代的终结,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为适应农村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如教育、医疗和养老等,“三提五统”制度应运而生。这一制度涉及向农民征收的多种行政事业性费用和政府性基金,具体细分为村级提留的三项费用和乡镇统筹的五项费用。“三提五统”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直至21世纪初逐步被取消,最终于2006年全面停止征收。当“三提五统”被取消并纳入税收体系后,理论上应由国家来全面接管农民的社会保障责任。但实际上,农民在增加税费负担的同时,并未能充分享受到国家应提供的全面社会保障服务。
  农民沉重的税费负担与农村贫困问题的交织,最终促使了90年代末期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启动。尽管改革持续至新世纪,但成效有限,农民负担未见实质性减轻,反而激发了多起群体性事件。面对这一困境,国家决定逐步废除农村税费制度。
……
 
 
 
[其它文章]农民为何弃保?城乡社保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2024/8/22 9:52:00
 
  城乡居民医保出现“弃保潮”
  近年来,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医保断缴的现象频繁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具体表现为2019至2022年间,参保人数同比减少了0.3%、0.8%、0.8%及显著的2.5%。具体数字上,这一期间参保人数从2021年的100866万人下降至2022年的98349万人,共计减少了2517万人。
  全国各地新一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通常设定在前一年的9月至12月之间,旨在确保居民能够连续享受下一年的医保待遇。然而,近年出现了多地医保局相继发布补缴通知,反映出实际缴费人数未达到预期,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补救”。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等专家通过调研发现,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的逐年增长,已使不少农村居民感到负担沉重,参保积极性受挫。同时,各地医保缴纳时间的延长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鉴于此,多位专家呼吁,应考虑暂停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的上涨趋势,以减轻民众负担,激发参保热情。
  而面对征缴难题,基层干部首当其冲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地区甚至将医保缴纳率纳入乡镇考核,导致基层公务员和公立学校教师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入户催缴,这一现象不仅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也折射出当前医保制度推广面临的挑战。
  此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问题亦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
 
 
 
[聚焦三农]返乡下乡创业要利用好哪些资源
2024/8/22 9:49:00
 
  客观看待返乡下乡现象,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加快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稳定扩大就业效果逐步显现。
  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一系列休闲旅游项目、郊野公园等应运而生,使得每到周末,便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涌入这些乡村,享受田园之乐。乡村内部,同样紧跟时代步伐,不仅涌现出多样化的餐饮服务、特色民宿,还兴起了文化创意、手工艺品如编织、陶器制作等DIY活动,深受游客喜爱,形成了独特的乡村经济生态。
  不仅如此,乡村的经济发展版图更为广阔。县域内,传统的种养殖业与加工制造业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产业在县域内的集聚,进而带动了当地就业,实现了产业与就业的双赢。
  在此之外,我们还需深刻认识到一些宏观因素的深远影响,它们对于未来无论是返乡创业还是下乡投资,都将产生规律性的导向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学生过剩现象。自教育产业化进程加速以来,大量资本涌入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其高昂的学费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每位学生每年数万元的学费,乘以数千名学生的规模,便构成了高校庞大的经济收益。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了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从中专到大专,再到大学,形成了短时间内学生数量的激增,实质上是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与学生的批量生产。
……
 
 
 
[宏观形势]温铁军:农民为何弃保?
2024/8/21 16:40:00
 

  城乡居民医保出现“弃保潮”

  近年来,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医保断缴的现象频繁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具体表现为2019至2022年间,参保人数同比减少了0.3%、0.8%、0.8%及显著的2.5%。具体数字上,这一期间参保人数从2021年的100866万人下降至2022年的98349万人,共计减少了2517万人。

  全国各地新一年度城乡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通常设定在前一年的9月至12月之间,旨在确保居民能够连续享受下一年的医保待遇。然而,近年出现了多地医保局相继发布补缴通知,反映出实际缴费人数未达到预期,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补救”。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教授等专家通过调研发现,城乡居民医保费用的逐年增长,已使不少农村居民感到负担沉重,参保积极性受挫。同时,各地医保缴纳时间的延长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问题的普遍性。鉴于此,多位专家呼吁,应考虑暂停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的上涨趋势,以减轻民众负担,激发参保热情。

  而面对征缴难题,基层干部首当其冲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地区甚至将医保缴纳率纳入乡镇考核,导致基层公务员和公立学校教师不得不利用休息时间入户催缴,这一现象不仅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也折射出当前医保制度推广面临的挑战。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3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