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增长极战略与产业园区的发展
2024/3/19 9:32:00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有关增长极战略与产业园区的关系。
  大家肯定有疑问,我们国家有增长极战略吗?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文件提出实施增长极战略,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实施最成功的就是增长极战略。什么是增长极?增长极是一个点,就是说经济发展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学者弗郎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佩鲁研究提出,经济增长并非在所有行业和空间均匀分布,而是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这些行业常常集聚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这些点就是增长极。产业聚集在一个点上,会出现很神奇的效果,经济要素的聚集,使这个点迅速崛起,就会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所以在区域经济学界,对这个理论还是很认同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特区,1984年又在沿海地区的开放城市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设立了浦东新区。这些举措都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当时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伴随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这是增长极理论在神州大地上的成功实践,谓之增长极战略当不为过。
  深圳通过40多年的发展快速崛起,由宝安县的一个小镇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奇迹。在世界历史上,很难找到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发展如此快、如此好的案例,所以深圳这个案例充分证明了增长极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深圳特区于1980年8月26日成立。
……
 
 
 
[区域经济]紧抓关键环节和突破口 促进东北经济全面振兴
2024/2/23 9:37:00
 
  一、国企改革与产业发展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
  谈及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涉及国有企业比重过高的问题。东北工业企业发展较早,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奉系军阀及日本占领时期。东北地区解放后,这些企业被收归国有并成为东北国有企业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约有三分之一落在东北,从而使东北肩负起“共和国长子”的重任。在“三线建设”时期,东北地区的一大批国有企业搬迁至内陆腹地,部分企业将产能的一半转移到“三线地区”,为全国工业合理布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国有企业上交的折旧资金大多用于支持各地建设。然而,改革开放后,作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东北国有企业发展面临重重困境。设备、厂房等基础设施老旧,有的甚至仍在使用20世纪30年代的设备;负债率过高,企业难以偿还改造所借的银行贷款,并且由于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导致经营效益不佳;社会负担沉重,为了解决就业和实现资源的集中利用,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如办学校、医院等机构,加之离退休人员数量庞大,企业压力过重。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改革和主管部门被撤销进一步加大了东北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选择破产逃债,导致金融环境进一步恶化。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东北振兴全面启动。
……
 
 
 
[区域经济]加快新疆发展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023/11/24 10:24:00
 
  (一)打造欧亚大陆桥国际枢纽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要求,在基础设施上,新疆一方面加强与内陆沿海的沟通联系,建立起与上海、天津、广州、连云港、郑州等海空港口在口岸管理机制上的合作,推进通道建设管理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加强同周边八国的沟通联系,实现中国与中亚、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东欧、中国与南亚、中国与西亚物流通道尤其是铁路通道的互联互通构建连接欧亚的通道大枢纽;在生产贸易上,争取国家支持,以新疆为中心构建中欧、中国与中亚之间的贸易和生产体系,积极吸引国内及全球最优秀的采购网络、分销网络、结算体系云集新疆,着力发展新疆本地生产贸易、新疆以外地区的离岸贸易、电子商务等在线贸易等多种模式,积极与相关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共同扩大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国家间双向贸易的规模。在政策沟通上,新疆发挥地缘优势,实现与上述地区相关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物流通道、铁路通行、口岸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对接,率先扫除我国与相关国家间通关制度不配套、通过不规范及海关、检验检疫部等部门协作不力等造成的通关不畅问题,并探索基于安全监管下的跨境通道合作新模式。在货币流通上,新疆积极与中亚地区合作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业务,推动双方间贸易融资、投资等方面的发展;在民心沟通上,新疆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积极拓展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扩大人员来往规模,在交流互动中推动双方间的民心互通。
……
 
 
 
[宏观形势]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
2023/3/21 10:34:00
 
  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建设,就是城市面积的扩大,就是把耕地变成建设用地。虽然把城市建设得更大更漂亮,路更宽,楼更高,但没有根本解决大量进入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城镇化水平提升很快,城镇化质量却有待提升。
  城镇化的本质是从事农业的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从而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城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和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出现了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仅靠城市建设就能够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很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1年的64.72%,提高了46.8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也就是说,每年有一千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在城市找到了工作,能够在城市居住和生活,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很了不起的成就。城镇化水平65%并不是最终目标,未来很可能超过75%,甚至80%。很多学者的预测还是很乐观的,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于2030年超过70%,2050年超过80%。也就是说未来十年,还将有一亿多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和城镇,我国城市和城镇人口总量将超过10亿。
……
 
 
 
[区域经济]高度重视雄忻高铁建设对路网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3/2/24 9:50:00
 
  山西与京津冀同处华北、环渤海地区,自古以来人文经贸联系紧密,发展相互依存。雄忻高铁项目的建设为山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了历史机遇。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设立是雄忻高铁项目推进的关键动因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了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10月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雄忻高铁是中长期铁路规划“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新建正线长341.955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227.566公里、山西省境内114.389公里,与拟建的京雄商高铁、既有的京雄城际铁路和既有的大西高铁、津保铁路等衔接,可有效缓解京昆通道石家庄至太原间、京广客专石家庄至北京段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对于加快贯通北京经雄安新区、太原、西安、重庆至昆明的高标准京昆通道,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具有积极意义。
  雄忻高铁的前身是连接忻州和保定的忻保客专。该项目已被反复提出20多年,相关论证旷日经久。虽然在2016年铁路中长期规划的图上显示,但项目何时开工建设仍是未知。在雄安新区设立后,忻保客专迅即以雄忻高铁的身份被纳入京昆高铁通道,直接推进了雄安新区第一批高铁建设,不仅从时间上推到了最前面,时速标准上也提升到了350公里/小时。京昆高铁选择雄忻,既能照顾到河北山西更多没通高铁甚至没通铁路的县域,也让雄安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腹地和储备优势。
  一条高铁线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集中在沿线区域的辐射范围,也就是常说的高铁经济带。
……
 
 
 
[区域经济]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形成机理
2023/2/24 9:33:00
 
  一、促进“同城化”,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都市圈是都市辐射影响的区域,是城市圈的特殊形态。所有的城市都不是孤立的,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与周边地区均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分工关系,有了一定规模的城市,农产品的价值才能够顺利实现,城市居民是农产品的消费者,农村居民也是工业品的消费者。城市不可能孤立存在,凡是城市都有影响范围,谓之城市圈。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交通条件的变化,城市也不再受制于周边地区农产品的供给,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几百万人的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多大的规模可称为都市,在汉字的语境中,都市本身就含有大的意思,从没有把中小城市称为都市。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也很难严格来界定,实力不同,结构不同、购买力不同,交通条件不同,甚至是体制不同,影响范围也不同。中国的基本特征是人口多,东中部地区人口又比较密集,所以,中国对都市标准的界定相对应高一些。根据建设部对城市标准的界定,城市常住人口1000 万人以上叫超大城市,500 万到1000 万叫特大城市,300万到500 万叫I 型大城市,100 万到300万叫II型大城市。100万人刚刚进入大城市的门槛,称为都市有点勉强,300 万人及以上的I 型大城市称之为都市不会有异议。因此,都市的标准应明确为城市常住人口300万及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都市圈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由此看来,都市的数量决定都市圈的数量。
……
 
 
 
[宏观形势]城市化与人口转移
2022/7/19 9:56:00
 
  一、 地州市人口流出情况
  2018年末,我国共有地(地区)州(自治州)市(地级市)322个,其中人口流出的有199个,有186个地级市,12个自治州,1个盟,占全国地州市的比重为61.8%。东部地区46个,中部地区64个,西部地区77个,东北地区12个,分别占比23.12%、32.16%、38.69%、6.03%。流出人口共计10967.86万人——东部地区2652.32万人,中部地区3725万人,西部地区3956.54万人,东北地区634万人,分别占比24.18%、33.96%、36.07%、5.78%。我国农民工总数接近3亿人,跨市流动的一亿多一点,将近三分之二进入本地市的城市和城镇,怎么会造成城市收缩呢?
  我国净流出人口大于100万的地州市有31个,50万-100万的地州市有45个,低于50万的有122个,分别占比15.58%、22.61%和61.31%。可见净流出人口小于50万的地州市数量最多,所以说人口流出并不是很严重。
  我的学生也查阅了“七普”县旗(内蒙古的县称为旗)人口的数据,全国有县旗1480个,户籍人口64049.19万人,常住人口51183.58万人,流出人口12865.61万人,可见县域流出的人口是比较多的。由此可知,县域流出的人口一部分到了地级中心城市,一部分到了省会城市,一部分到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规模是扩大的,而不是收缩的。
  我知道有些学者分析了市辖区的数据,确实有一部分市辖区的常住人口是减少的。
……
 
 
 
[其他文章]绿色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2/7/19 9:54:00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十三五”期间,京津冀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措施不断深化,京津冀地区环境治理已经开始从污染型向洁净型、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转变,蓝天保卫战和环境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围绕能源结构调整,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推出工程减煤、提效节煤、清洁代煤等一系列措施,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实施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2020年末火电占总装机比重降至61.74%,比2017年末降低12.31个百分点。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2020年底,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74.37万千瓦,比2017年底增长19.61个百分点。2017年至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从389.77亿千瓦时提高到645.31亿千瓦时,接近翻一番。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62.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88%。
  二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压减高排放产业产能。2020年,河北省粗钢产量接近2.5亿吨,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2021年,河北压减粗钢约2480.5万吨,占全国压减量77.57%,超额完成压减任务。钢铁、煤炭、建材、石化、有色金属等5个行业用电下降趋势明显,占全社会用电比重由2017年底24.98%下降至2020年底23.78%,降幅1.2个百分点。
……
 
 
 
[区域经济]南阳河南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与战略
2022/7/19 9:54:00
 
  我们过去研究区域问题,发现很多个省往往“一市独大”,就是一个省的省会城市规模往往很大,其他城市的规模都很小。培育副中心城市,就是支持另外一到两个城市加快发展,起到次中心的作用,辐射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因为一个省靠一个省会城市是带不动的。2003年,我开始研究省际交界地区,省界交界地区实际上就是边缘地区。缺乏规模较大的城市来带动,所以边缘区多数是欠发达地区。当然有些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条件不好,有高山大河阻隔,交通不便,但有些地区的条件是比较好的,比如南阳、徐州、邯郸等,自然条件很好,应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应该红红火火,城市规模也应该比较大,并带动较大的区域发展。
  对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概念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中心是相对于区域而言的。所谓中心城市,就是有一定的腹地,周边一段距离内没有比你更大的城市。第二,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规模越大,辐射带动力就越强。第三,有一定的首位度,和周边的城市比较,是遥遥领先的。南阳作为副中心城市,是相对于河南全省而言,省会郑州是全省的中心城市,南阳是省域副中心城市。针对南阳河南副中心城市建设,我提几点建议。
  1.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我把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城市,就是只靠政府支撑的城市。城市最初出现是因为在某一个地方设立了政府,一批政府官员领朝廷的俸禄,一批人为其服务,城市的规模往往取决于政府的级别。直到现在,省会城市比地级城市,地级城市比县城的规模大。另一类城市就是靠产业发展聚集了人口形成的城市,是现代城市。
……
 
 
 
[宏观形势]打造“都市新中心”
2022/7/19 9:52:00
 
  从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各类园区在建设之初多承担着“生产”功能,但随着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这种单一的功能布局难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新城新区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经开区在都市新中心的规划建设上更加注重产业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平衡,将商贸服务、居住等功能和产业发展并重,促进产城融合,使新城新区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1993年成立之初的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园区”,到2011年3月西安行政中心北迁,逐步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再到打造“都市新中心”,经开区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按照规划,未来西安经开区打造的“都市新中心”将聚集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一流的科创、研发企业,建设成为西安重要的科创基地和总部经济聚集区,并布局建设医疗、养老及大健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配套项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带动区域产城协同发展。
  “以人为本、高标准配套”是经开区都市新中心规划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为居住在经开区的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例如,都市新中心将规划建设“家园中心”,为社区集中配置医疗卫生、农贸市场、理发店、公共停车场、养老服务等资源,打造15分钟生活圈。还将建设“产业社区”,为区域内的产业工人提供保障性住房和配套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