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国节能工作的建议
2021/4/23 11:24: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节能效果显着。1980-2002年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4,节能率(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为4.9%,以较低的能源消耗保证了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节约能源10多亿吨标准煤,减排了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降低了环境污染。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均仅为0.22,节能率达6%。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经济增长翻两番目标,必须有充足的能源保障。据测算如果不采取节能措施,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高达30亿吨标准煤以上。但我国的国情是,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是11%,天然气是4%,能源短缺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优质能源供应缺口大,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达到60-70%,大量进口势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唯一现实而可行的途径就是大力开展节能工作。
  其次,我国能源使用高耗低效现象仍很严重。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耗能行业能耗率高。我国11个高耗能行业的33种产品能耗指标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6%,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每年多消耗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主要耗能设备能效低。
……

 
 
 
我国成品油价税联动改革的效果分析及建议
2021/4/23 11:24:00
 

  自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成品油价格与燃油消费税联动改革,是我国完善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从实际运行情况看,这项改革总体上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机制。
  一、成品油价税联动改革取得的成效
  2008年年底,国家抓住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了成品油价格改革。成品油价格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按照新的价格机制,2009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5升4降9次调整,国内原油价格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增强了石油供给能力。由于理顺了成品油价格机制,改变了原油与成品油的价格倒挂状况,提高了石油行业盈利水平,调动了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石油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保障成品油供给,增强了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基本形成了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机制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新机制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促进成品油流通领域竞争。
  三是促进了节油减排。成品油价格改革提高了成品油价格总体水平。我国目前成品油价格水平总体上约高于美国,低于日韩,今后还将逐步向日韩靠拢。油价逐步提高,群众节油意识显着增强,小排量汽车产销两旺,对降低石油过度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逐步规范道路收费行为。
……

 
 
 
我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的几个重大问题分析及建议
2021/4/23 11:22:00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汽车大国,同时也处于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危期。目前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5亿辆左右,机动车驾驶人近3亿人。尽管我国对交通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交通安全事故仍呈现多发频发状态。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大致为20万起,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平均每天死亡170人以上,占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70%以上 ,年受伤人数更是高达50万人以上,是全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最为严重的国家,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极大灾难。遏止道路安全事故多发频发势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群众出行营造平安交通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认真分析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能取得实效。调研发现,道路交通安全主要存在八大问题。具体分析及建议如下:
  一、道路交通安全受重视不够,落实“红线”意识尚需加大力度。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提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党政同责抓安全。
……

 
 
 
完善能源管理体制,促进能源科学发展
2021/4/19 14:07:00
 

  一、中国能源管理体制状况
  1、中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过程的大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管理体制几经分合,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能源产业有四大部门:石油部、煤炭部、核工业部和电力部,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均分别有单独的国家部门管理。1988 年撤消电力部、石油部、核工业部,成立了三个国家级总公司,政府职能由新设立的能源部行使。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加大了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相继撤消了能源部和煤炭部,将国家能源管理职能划归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承担,同时成立了电力监管委员会和煤炭安全监察局,分别承担电力运行监管和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2002年撤消了国家经贸委,国家能源综合管理职能交由国家发改委统一行使,电力监管委员会和煤炭安全监察局分别继续承担电力和煤矿安全的监管职责。同时,为了强化国务院对能源工作的统筹领导,2005年5月,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作为国家能源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
  本届政府以来,对能源管理体制进行了进一步改革。2008年设立了国家能源局(副部级),为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国家局,并在撤消国务院能源办的同时,成立国务院能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国家能源局。同时,国家电监会、煤炭安全监察局继续行使相关能源监管的职责。
  2、目前的能源管理体制。最上层是国务院能源管理委员会,负责能源总体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具体办事机构设在国家能源局,但该机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成立和真正运行。
……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分析及建议
2021/4/19 14:06:00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坚"在那里,如何"攻",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看法一: 目前试点工作多方出击,功不可没;但关键的"坚"没找准,"攻"实难见效;时间过长,极有可能贻误战机。
  1、这次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是:方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步骤先试点后推广,94-97年试点,98-2000年推广。思路"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组织管理国务院成立联席会议来协调跨部门事务,具体工作由我委牵头,体改委联系。从各地情况看,经贸委系统偏重抓大,体改委系统偏重抓小,客观上形成了两个"司令部"。我委内部形成以企业工作为中心、国企改革为核心的工作路子,形成了以企业司为主、其它司局全力协助配合的工作格局。试点内容100户企业改制试点;120户集团试点;3户控股公司试点;110个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国家重点抓1000户企业;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2、对国有企业改革部署和试点工作的两点评述:
  (1)国有企业改革真正的"坚"是国有经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而我们对这个"坚"避而不攻,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改革试点的效果。目前的改革试点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是放在推动企业转机建制、增强活力的改革工作上,而对国有经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则有所忽视。事实表明,国有企业改革真正的"坚"恰恰正是国有经济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正是由于这一因素,目前在试点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难以解决,改革试点工作难以实质性推动就在所难免,由此严重地影响到了改革试点的效果。
……

 
 
 
德国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六大体系
2021/4/19 14:06:00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安排,2009年6月赴德国参加了第八期高级管理人员新能源培训班,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德国新能源的有序快速发展,得益于六大策略体系,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借鉴,初步总结如下。
  一、鼓励新能源和电网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德国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法案主要有两个:《可再生能源法(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ct 2009,EEG)》和《电网扩展法 (Power Grid Expansion Act 2009)》。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是推动德国风力发电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它规定了可再生能源优先接入电网、差额电价由全网共同分担、可再生能源电价20年维持不变等利好政策,同时鼓励电网为接纳新能源进行必要的扩展,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可再生能源和电网的有序协调发展。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极大地促进了风电高速发展,自颁布以来,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强调了电网必须无条件全额收购风电的基本政策,并没有鼓励电网为接纳新能源进行必要扩展,也没有要求风电等新能源必须满足并网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客观上导致风电的无序发展。随着并网风电容量的不断增加,使无条件全额收购风电的政策与电网调峰和安全稳定运行的矛盾逐渐凸显。为此,有关电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最大努力接纳风电。同时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发电企业进行沟通,在必要时段采取限制风电出力措施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风电接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矛盾会愈加突出。
……

 
 
 
关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改革的情况及建议
2021/4/19 14:05:00
 

  加快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体系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关于国企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要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 前不久,市委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第四专题调研组就此问题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调研,在对国内外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市国有资本监管营运体制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加大改革工作力度的建议,该组的调研报告提要见附件。近期,我市正在贯彻落实中央四中全会精神,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国有资本监管营运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的问题成为一个争议较大而又必须尽快决策的问题。据我们了解,市级各部门均认为国资监管营运体制不顺是制约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下决心改革,但在如何改的问题上,特别是在管理层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现将有关情况及我们的建议汇报如下:
  一、国家和部分省市现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先走一步省市的改革模式——上海、深圳模式
  上海、深圳模式是全国大部分进行了国资监管体系改革的省市普遍采用的模式,其共同点是建立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系,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独资、控股、参股企业。
……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想法
2021/4/19 14:05:00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今后一个时期,应当继续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把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1、总体要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搞好国有企业重要意义的认识,抓住有利时机,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从整体上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益,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权主体权责明确、产权转让灵活、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在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和需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发展国有参股控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解决好职工问题为着力点,以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破产、出售等方式,完成中小企业改革。
  3、原则。一是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和进入的原则,坚持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成本稀释原则,坚持职工安置优先原则,坚持从根本上改制的原则,实现各方共赢的改革目的。
……

 
 
 
关于倡议设立“全球抗疫联盟”的建议
2021/4/19 14:04:00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讲座,让我来做健康方面的嘉宾演讲,我感到有点诚惶诚恐,我在医疗健康领域是个外行。我最早的专业背景是做仿真模型和经济预测的,我曾经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做过经济仿真模型的博士后研究,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从事过经济预测工作,专门研究经济数据。尽管后来转行开展政策研究了,但我对数据比较敏感。
  这次新冠疫情爆发后,我跟踪了一段时间疫情感染人数,发现这个感染人数的增长有一定规律性,是以指数曲线往上升的,自去年3月份以来,每周增长速度平均都在5%—7%,尤其是近两个月在基数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按周均5%—6%速度增长。截止昨天2021年1月29日,全球感染人数达到10206万人,死亡人数为219.8万人,当天新增死亡人数超过了1.5万人,相当于1分钟死10人,活生生的生命正在快速被新冠病毒吞噬,很可怕。
  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据测算未来新冠感染人数大致一季度左右就会翻一番,到今年底感染人数可能翻三番多,届时会有10亿人左右感染新冠病毒,明年可能会再翻三番,到明年年底全球人口61.85亿人就可能会感染,这个数据是全球总人数75.85亿人扣除中国14亿人后算出来的,按照现在感染人数平均死亡率2.13%测算,这次疫情最终将导致1.32亿人死亡,从死亡人数看远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7000万死亡人数,更可怕的是,从此以后全人类将与新冠病毒长期共生,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相当于得了慢性病一样,必须定期吃药,生活品质大大下降。所以,把这次疫情喻为人类与新冠病毒的一次世界大战一点也不为过。
……

 
 
 
完全隔离模式是应对新冠疫情的最为有效模式
2021/4/19 14:03:00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在防疫抗疫问题上存在两种策略:策略一是完全隔离式抗疫,将感染病毒人群与健康人群隔离,逐步消除病毒影响;策略二是群体免疫模式,允许感染病毒人群与健康人群混生共存,寄希望于全体人群接种疫苗或自身染病后产生免疫能力。采取第一种策略的国家主要是中国,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现在正在采用的是第二种策略。完全隔离抗疫模式是有效的成功抗疫模式,主要有四点理由。
  首先,完全隔离抗疫模式是中国应对SARS和新冠疫情的成功抗疫方法。中国2003年成功应对SARS,就是实行的完全隔离模式,将病人移到小汤山医院救治。这一轮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后,虽然武汉早期抗疫采取了封城措施,但并没有采取完全隔离治疗方式,也就是没有对全体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来筛查感染人群,也没有将病毒感染人群与健康人群实行物理隔离,只是让大家居家隔离,有症状后再去医院检测治疗。后来发现采取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疫情感染人数仍然居高不下、死亡人数不断增加。这个时候,中国才想到采取当年防SARS疫情的办法,也就是将染病人群与健康人群完全隔离的抗疫办法。之后,武汉对全市人民进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在全市范围进行消毒杀菌,利用雷神山、方舱医院等将病人与健康人群完全隔离,后来才在疫情爆发2个月后遏制住疫情蔓延。可以说,中国探索的完全隔离抗疫模式,是付出了沉重代价后才摸索出的路子,是完全走得通、代价最小、唯一成功的疫情防控模式。中国采取完全隔离模式取得抗疫成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是可控的、是不可怕的,我们已经有了成功应对策略。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