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中国城市化》2004年7月号)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百年来的梦想,是一个最宏伟、最激动人心的奋斗目标。
然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却极为曲折,充满了荆棘和险阻。在经过了无数先人的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之后,现在我们明白了,现代化不是别的,就是“三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
这也正是王梦奎先生在《现代化进程两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一文中所明确指出的。
对于工业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就是众口一词,没有什么异议,所出现的问题,多在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上。
对于市场化,自改革开放以来,认识也日趋一致。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以后,剩下的只是不断完善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但对于城市化,虽然写入了“十五”计划,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文献,但至今未能赋予其应有的大战略的地位,更遑论真正搞懂它的实质和科学内涵。
更重要的,对于这“三化”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还缺乏必要的廓清和厘定。我们曾热衷于农村工业化的道路,尽管当时有其无可辩驳的现实合理性,但毕竟因其与城市化的脱节而又不可避免地走入穷途末路。我们也曾热衷于城市的大兴土木和美化、绿化、亮化,但又毕竟因其与工业化的脱节而唱了一出半吊子的“空城计”。
“三化”,工业化是侧重物,城市化是侧重人,而市场化则是侧重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概括,不免形而上学,但三者之间谁也离不开谁,那倒是确凿无疑的。聪明的领导人,是千方百计地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不是有意无意地造成三者之间的人为割裂。
“三化”都是手段,都是途径。“三化”的良性互动假以时日,终会成大气候的。那气候是什么?自然是现代化!
什么叫“三化归一”的发展战略?用最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就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
背景文章:
现代化进程两难题: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王梦奎
一、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个问题
(一)以中共十六大和政府换届为契机,中国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发展观念的进步,也反映出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中国正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现在突出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妥善解决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中国这艘大船能够比较顺利地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两个突出的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三)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这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永久主题。
(四)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农”字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必须同时注重从“农”字以外找出路,通过“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说,用先进适用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行根本改造,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这实质上是中国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现代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工业化进程加快。总的判断: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任务。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在继续推进工业化中,以下三点是需要强调的:
第一,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第二,在工业化战略和经济技术政策的选择上,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竞争优势。第三,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六)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又有差异。如果说,工业化引发的是农民的产业转移,那么,城市化所标志的则是城乡人口分布的变化。
(七)对城市化发展趋势可以作出两点判断:第一点,各类城市,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将得到更大发展。第二点,城市将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八)重要的是,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九)要解决好土地问题。
(十)要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到重要位置。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经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