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新理论
企业战略环境在20世纪最后十几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社会“温饱后”,汇成自现代工商企业诞生15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①。这一巨变必然对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众多挑战,急需探索和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跨国公司新理论。在这里,我们尝试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一)跨国化: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之一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是:企业的跨国发展与国内(市场)发展相比,面临着有质的区别的更高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具备某种竞争者所没有的优势,这是所有跨国公司理论分析的出发点②,可以称之为“优势前提论”。我们认为,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在1980年代以前的非全球化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各自的国内市场里可以正常的生存与发展,跨国化并非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上述因素所导致的是,在非全球化时期里,跨国化只是企业成长的一种特殊方式。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已使上述(前提)条件发生了改变。首先,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诸要素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小;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技术、尤其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各种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对跨国活动交易成本的降低最为突出。这使企业在本国与跨国发展的交易成本上的差别大大降低——在很多情况下已无质的区别,正在导致“优势前提论”的失效。再者,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全球化,全球化市场加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则改变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才能正常的生存与发展。尽管各种行业在全球化上有先有后、程度不同。美国国会对上千家企业的一项跨度达十年的调查发现,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的存活率高50%,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参见表1)。
这表明,一个仅在国内配置生产要素的企业,面对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要素的竞争企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这样一来,在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化成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方式。
(二)“赢得优势论”替代“优势前提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里,企业要解决的已经不是能否跨国化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赢得优势的问题。我们在对跨国公司的案例研究中,已发现若干原来没有什么竞争优势,通过跨国发展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实例。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1)企业已有某种竞争优势,通过跨国经营发挥和维持了原有的优势(典型的传统模式);(2)企业已有某种竞争优势,通过跨国经营又获取了新的竞争优势;(3)企业原来没有竞争优势,通过跨国经营获取了竞争优势。详见表2 :
(三)战略链节: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在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如何赢得优势,则必需探讨价值链与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现有跨国公司理论中被认为最权威的一个是邓宁(J.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的企业基础——垂直一体化的金字塔型大企业——钱德勒范式正在衰变③。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结构的最大影响就是价值链的大爆炸,或称解构。邓宁的理论是阐述钱德勒范式的核心——生产链节国际化的理论,已远远不能解释价值链“爆炸”时代的诸多问题。
价值链理论由波特(E.Porter)在1980年代提出(4)(见图1),后被逐渐应用于国际竞争分析。价值链理论认为,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链节都创造价值,而是来自某一个(或几个)特定链节的活动。这些特定的链节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链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长期优势,归根到底就是在这种战略链节上的优势。
图1:
同样在1980年代,日本的战略学家大前研一(Ohmae)提出了“行业成功关键因素”的理论(参见图2),即各种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的。把这个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相结合则可以认为,一个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个(或几个)特定链节的优势,掌握了这些关键链节,就能在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以至垄断优势。企业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抓住这些行业关键因素/链节。这些决定企业战略成败的关键链节,可以是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也可以是原料供给、市场营销、生产规模、人员培训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各异。
图2:
所谓价值链的爆炸或解构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大企业们再也不能把所有的链节都用股权方式控制在自己手中,而是采取“归核化”战略——集中于战略性的核心链节,放松非战略链节使之虚拟化,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在全球市场中进行。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是抓住一、二个本行业的关键因素/链节,扩展到全球市场,以形成竞争优势。而对原本松散的其它链节进行虚拟整合。
耐克公司是新时期的先驱者,最值得研究并进行理论抽象的典型案例。按邓宁的理论看,耐克公司也许不能算是个跨国公司,因为它几乎没有在生产设施上的海外直接投资。但耐克却正是全球化条件下最优秀的跨国公司的榜样之一,它紧紧抓住本行业最关键的两个链节——设计与销售,而对生产制造链节虚拟化,以OEM方式选全球最佳地点分包生产,从一个弱小的后来者,迅速成长为本行业全球排头兵。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之前的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大型化和重型化,而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新发展也许可称为小型化和轻型化(虚拟化),未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将跨国化,跨国公司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一般形式。
四、后发展型:中国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础
(一)概念框架
1、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位置,基本决定了该企业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形成的路线、策略与行为。也就是说,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初始位置不同,基本决定了跨国发展与全球战略在路线、策略、行为等方面的不同。
2、企业国际化经营与跨国发展的位置是由企业所处的国际宏观环境——主要是行业的国际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主要是技术自主程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根据企业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国际化或跨国公司成长的类型。
3、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的研究,有助于跨国公司从现状位置向目标位置的发展,即奠定了跨国公司战略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企业国际化/跨国公司成长类型的划分
纵观世界各国企业国际化或跨国公司成长的众多历程。我们认为,可以从企业开始国际化及其国际化所处的大环境的不同,把企业的国际化或跨国公司成长划分为两大类型(5):
1、先发展型
一般说来,在世界早期的那一批跨国公司,或者中近期中某行业中的先行国际化经营者,都可被视为先发展型的跨国公司。这类企业的国际化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当该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初期,国际上该行业里还没有或很少有跨国公司,即先行者特征;二是该企业的核心技术基本上是自己发明研制的,即技术自主者特征。显然,先发展型跨国公司的典型代表是早期的那些欧洲和美国的跨国公司。
2、后发展型
与先发展型相对,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该类企业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即后来者特征;二是该类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即技术依赖者特征。日本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应归于后发型,最具特征的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当数日本的综合商社。
对上述分类,我们再补充说明几点:
(1)企业从开始国际化经营,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一个过程。上述分类强调该企业开始国际化时,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也就是说,有多少跨国公司已经在这个行业进行经营活动。这是划分先发展/后发展两种类型的重要指针。但是,该行业中已有的跨国公司具体数量则难以确定,这是因为行业的不同特性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必须具体结合企业情况、世界市场中的行业情况、同行业的跨国公司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2)行业是确定某企业是先发展型,还是后发展型的又一个界定条件。但是,行业本身又有大、中、小之分。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企业从大行业角度看来,它属于后发展型,而从中、小行业角度来看,却是先发展型。这就要求,在对具体企业进行分类时,应该首先界定其行业分类的层次。
(3)上述分类中提到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指该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项目的核心技术。其技术的自主性或依赖性,由于技术的转让及国际化融合,只能从其程度不同来加以划分。因为目前世界上的某项技术不可能完全是自己发明研制的,也不可能完全是引进的。
3、先发展/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图标
企业国际化/跨国公司成长的类型,可用图3来表示其特征。在该图中,横轴表示世界市场范围该企业从事的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从左至右表明其国际化程度由低到高,其国际化程度高是指从国际市场范围来看,该企业从事的行业中,已有较多的跨国公司存在,且其经营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较高;国际化程度低,则相反。竖轴表示该企业跨国经营所采用的核心技术的自主性程度,从下到上表明其技术自主性程度由低到高。所谓高主要是指该企业在这项技术上拥有较多的自己发明研制的技术成果,低则相反。
图3:
4、先发展/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不同特征
依据上述标准划分的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企业国际化或跨国公司成长的类型,在其跨国经营的路线、策略、方式等方面,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之处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跨国经营的动机方面,二战前的那些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曾非常重视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获取,而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则普遍地重视技术和信息的获取。
(2)在跨国经营的组织形式方面,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更愿意采用全部股权,即独资经营方式来开展经营活动,而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则较多地采用部分股权,即合资经营方式来开展经营活动。
(3)在跨国经营的区域选择方面,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往往优先选择与本国的“相近性”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相近性”包括地理上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这种“相近性”对于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来说,则只是一般考虑因素。
最具特色的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当数日本的综合商社。日本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国内自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一方面其企业不可能像美国企业那样通过大规模的水平和垂直结合,逐渐发展成大型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的发展需要长期、大量进口技术和原料,大量出口产品,并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支持,这导致日本企业必须大量依赖各种商业和金融中介。正是日本这种特定的国情产生了特殊形态的跨国公司——综合商社,它以商品交易为主体,将交易功能、金融功能和信息功能融合起来,构成商社跨国经营的核心,同时又外延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信息体系等功能,形成经营规模和范围很大同时又具有协同优势的跨国公司。显然,日本的综合商社与欧美早期的以制造业为主的跨国公司在诸多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差异。
(三)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类型划分
为了进一步地揭示先发展与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差异,我们有必要对先发展型和后发展型跨国公司进行更深入地分类研究。
对先发展型跨国公司而言,可以大致分为技术主导型和自然资源获取型等。但鉴于本文的目的,我们在此不做详细讨论。
在后发展型跨国公司中,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常规型、开放型和转折型。对此,我们将深入阐述。
(1)类型划分的标准
我们认为,依企业产生及其国际化路线和所处的若干环境因素,而导致的行为差异对后发展型跨国公司进一步细致划分。这些因素是:①体制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开放度;②企业所在行业的国内资源和市场状况;③后发展特定因素。
(2)不同类型的特征
依据上述因素和标准,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常规型、开放型和转折型。其具体特征如下:
①常规型。主要是指在经济开放度较高,行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国内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建立后,虽然有外国产品的竞争,但还是一步步地发展壮大,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开始国际化,其跨国经营进展也是循序渐进的。例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松下电器公司,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产业公司,印度的塔塔集团,墨西哥的Cemex公司,香港的德昌电机,中国台湾的大同公司、台塑公司,中国大陆的海尔集团等。
②开放型。主要是指在经济开放度较高,行业所需生产资源国内缺乏、产品的国内市场有限的条件下,企业从初建时起就在某些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上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在有些方面还逐渐增加。例如韩国的浦项钢铁公司,新加坡的IPC企业,中国台湾的灿坤实业公司,中国大陆的联想集团等。
③转折型。主要是指企业在经济不开放的条件下建立并发展壮大到相当规模和实力,当国家经济转为开放后,企业才开始其跨国经营。这类企业有以下特征:(a)企业是在经济不开放的条件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b)企业所在的国家是从经济不开放走向经济开放的;(c)当企业开始跨国经营时,其规模和实力较一般企业要大得多。中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均属这一类型,如首钢总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等。其它原来经济不开放,而后来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的国家中的大中型企业,都有可能成为这一类型的公司。
(3)类型划分的图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类型的划分及不同特征,我们绘制下面的图表来进一步阐述。
图4:
图5:
图4中,横轴表示企业所在行业的开放程度,竖轴表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B→B′→B″表明是常规型,C(C′)→C″表明是开放型,而A→A′→A″则表明是转折型。其相互不同的特征已形象地表示出来:①企业建立时的环境不同,常规型和开放型企业建立是在经济开放条件下,而转折型企业建立是在经济不开放条件下;②国际化经营的起点不同,常规型企业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地开始国际化经营,开放型企业是在企业建立不久,甚至是企业建立的同时,“提前”开始国际化经营,而转折型企业是在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和实力后,“才”开始国际化经营;③国际化经营的路线不同,常规型是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增加,不断提高其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开放型是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发展和壮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而转折型的企业规模和实力与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相互促进发展。
至于我们可以给出一个包括先发展型和后发展型在内的关于跨国公司成长的类型划分简图(见图5)。
(4)结合产业性质的类型划分
以上后发展型跨国公司成长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据环境因素及导致的行为即位置而做的。但这并没有完全地揭示出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特征。由于行业特性在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再结合行业的性质,对上述类型划分进一步地完善。
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投在服务业的比重,50年初还不到20%,1970年代初上升到25%,而到1980年代中期则迅速上升到40%左右。可见,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日益成为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大多都是以工业企业为对象。但在此,我们尝试着把服务业企业也纳入研究范围。因此,我们把企业国际化发展中,以第一、第二产业为起点和主要业务的跨国公司称为工矿业主导型,而把以国际贸易或金融等服务业为国际化发展起点,后来再投资于工业,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型跨国公司称为服务业先导型(服务业跨国公司也划入此类)。
结合上述两种划分,我们可得到如下的矩阵图(表3)。在此表中,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分为六种不同的形态,对不同形态的跨国公司列举了一些典型企业。
表3:
最后,值得提到的是,后发展型跨国公司并不全等于后发展国家的跨国公司。实际上,在后发展国家中,亦有可能产生先发展型的跨国公司。例如日本的索尼(SONY)公司,新加坡的创新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公司、菲律宾的仙美讫(San Miquel)公司等。索尼公司的情况人们较为熟悉;创新科技公司在计算机多媒体领域最先开发研制出声卡,并迅速推向全球市场,成为声卡业霸主并保持至今;仙美讫公司在啤酒业较早地开展跨国经营,其在亚太地区6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啤酒厂,成为国际啤酒业跨国公司的先行者之一。
依据上述新理论,我们认为,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化发展的本质特点应是“后发转折型”(7)。这主要是指中国的一大批在原“闭关锁国”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大中型企业,在对外开放后转而进行跨国化发展的道路。他们基本上像首钢、中化一样,在跨国化发展的动因、行为方式和策略等方面,与先发展型、后发-常规型、后发-开放型的跨国公司都有许多不同。这种情况在1997年前后有了明显变化,即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一批企业,如海尔、华为、小天鹅、金城摩托等等,开始跨国化发展,他们属于典型的“后发-常规型”跨国公司。可以认为,从此中国企业的跨国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海外华人跨国公司:中国跨国公司的学习对象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我们通过对148家华人跨国公司成长的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讨论海外华人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模式问题(7)。换句话说,就是总结海外华人企业主要通过哪几种方式从一个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海外华人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后发展型的跨国公司,在成长模式方面的特点。这正是中国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首先要学习的“课程”。
根据我们的分析和归纳,首先可以分出两大类:一种是企业先具备了某种竞争优势,再利用该优势开展跨国经营,逐渐成长跨国公司;另一种是企业通过跨国经营获取某种竞争优势,也逐渐成长为跨国公司。
第一类根据已有的实际案例进行归纳,可以再依据所具有的不同优势而划分出三种小类:①技术主导型;②规模经济/低成本型;③范围经济/综合集团型。
显然,第一种技术主导型成长模式,曾是那些先发展型的欧美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成长模式,作为后发展的华人跨国公司也有采用,但数量较少,如华昌公司、王安公司、创新科技公司。
第二种规模经济/低成本型成长模式是先发展性跨国公司的次要成长模式,但在后发展型的华人跨国公司中已成为主要的成长模式,像黄仲涵总公司、正大集团、宏基集团等都属此类。
第三种成长模式——范围经济/综合集团型,也是先发展型跨国公司成长的次要模式,在后发展型的海外华人跨国公司中也成为主要的成长模式之一。
第二类,即通过跨国经营以获得优势。至今为止,绝大部分跨国公司理论都是以先发展型跨国公司的实践为基础的。这些理论都认为,企业必需先形成某种优势后,才能海外投资跨国经营。显然,通过跨国经营以获得某种优势是一种新的观点或假说。而这正是我们依据海外华人跨国公司这种后发展型的跨国公司的成长经验,分析归纳出的一种结论。换句话说,这些是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特有的成长模式。这一大类,依据为形成某种优势而获取资源的不同,也可再分为三个小类:①技术资源型;②销售资源型;③原料资源型。
第四种成长模式——跨国获取技术资源而成长——已成为后发展型华人跨国公司的成长模式之一。案例有灿坤集团、伟易达公司、森达集团、康佳集团等等。
第五种成长模式——跨国获取销售资源而成长——也是后发展型的华人跨国公司的一种成长模式。例如,历史上的永安集团,现今的善美集团和全威集团。
第六种成长模式——跨国获取原料资源以成长——本是一种传统的成长方式,在19世纪末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产生时,这种方式已开始失势。但在现今的某些特定行业里,仍可以成为后发展型跨国公司的成长模式。典型的案例是台塑集团、中油集团。
有些读者可以发现,这后三种模式都与某些特定的行业密切相关。没错,行业成功关键因素是这后三种模式形成的一种基础。像小家电、计算器和电子辞典、制鞋这类行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设计,而且要适应世界各个国家市场不同需求的设计。这就是跨国以获得优势模式产生的深层原因。
除了以上六种模式外,我们在海外华人跨国公司早期历史的探讨中,还提出了虎豹兄弟公司依靠文化资源而成长的方式,今天的同仁堂公司也带有这种色彩。但仔细分析后,我们认为还是把他们归入技术主导模式里,作为其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因为中医药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技术。下面我们把这六种模式绘成一个表如下:
表4:
需要强调说明的一点是,企业的顺利成长是以获得某种优势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他们无论先优势后跨国或先跨国后优势,都是为了获取、维护、增强某种优势而行动。由于以上原因,在海外华人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中,有些企业是明显的仅属于某一种成长模式,另一些企业则是以某一种模式为主同时兼有其它模式的特点,还有一些企业甚至就是混合型而难以找出主模式。
注释:
(1)康荣平主编:《大型跨国公司战略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2)尼?胡德、斯蒂芬?杨:《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3)康荣平主编:《大型跨国公司战略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0页。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国财经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5)康荣平等著:《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案例研究·理论探索》,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71-89页。
(6)同(5)第88页。
(7)康荣平、柯银斌著:《华人跨国公司成长论》,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2-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