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优先项。当前,我国既是农业大国, 又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拥有国家。实现小农经济下的农业现代化,必须遵循小农经营特点,选择可行的农业现代化路径。
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
过去,我国曾提出,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四化”,即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和机械化。前几年, 又有学者提出新“四化”,即科学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在一个全新时代进行的,故必须具备农业的信息化、国际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此外,为了衡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一些学者还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些各有侧重的概念认识下,我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要素(包括人力资本) 替代传统要素投入,使农业由传统产业部门变成现代产业部门的过程。具体内涵可从五个方面把握。
从投入和生产方式讲,现代化首先是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改造、替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促进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用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
从产出上讲,农业变成现代产业部门或实现现代化,核心是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转向为社会、为市场生产,为商品交换生产。
从产业关联角度讲,农业由传统部门转化为现代部门,将不再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产业部门,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产业部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方面与工业以及服务业交换关系越来越密切,产业关联越来越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