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超出预期,经济延续7月的疲软态势。出口增速虽仍保持高位,但较上月有大幅回落,进口增速进一步下跌,显示了内需疲软;房地产与制造业持续下滑,加之本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投资增长再创新低;消费保持低位回落的态势,在无明显的扩大内需措施下,消费难以成为提振经济的主力。内需不足和产能过剩仍是压制工业产出的主要因素,当月工业增速大幅下滑,创近6年新低。三季度GDP增速下滑几成定局。新增信贷增速较上月有小幅上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回落,融资不足反映了实体经济对资金需求不旺盛,对应了经济放缓趋势。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且需要保证改革成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短期内仍需靠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稳增长,特别是投资。由于目前投资放缓主要是融资成本过高,而非货币供给不足造成,所以采取全面降息的措施好于定向调控。
经济下行压力大增 政策刺激需再加码
8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回落,表明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增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波动,除了基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还是受国内外需求不足、国内房地产结构调整效应累计增加、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
从三驾马车来看,上月有显著好成绩的外贸出现回落,出口增速同比增长9.4%,较上月回落5.1个百分点,进口增速继续下滑至-2.4%。进出口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贸易顺差再创新高,接近500亿美元。“外温内冷”局面表明中国内需仍然疲软。受房地产与制造业下滑的拖累,再加上基建投资增速的回落,8月投资延续下滑趋势,表明“微刺激”效应自下半年以来逐渐消退。相对于外贸和投资,消费虽较平稳,但仍是持续回落的趋势,内需不足仍难以有利支撑经济增长。内需疲软与产能过剩仍是压制工业产出的主要因素,8月工业增加值出现大幅度下跌,再次说明实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8月份多项宏观数据的下滑,加大了三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尤其工业增速创6年来新低,或影响三季度GDP增速降至7%。由于中国目前仍处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经济增速的大幅下降将危及结构调整的效果。因此,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亟需进一步出台稳增长政策。
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进口下滑幅度扩大
8月,我国外贸小幅回调。当月进出口总值3670.9亿美元,增长4%,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84.6亿美元,增长9.4%,较上月大幅回落5.1个百分点,但仍属较高增速;进口1586.3亿美元,下降2.4%,降幅进一步扩大;继7月份高顺差473亿美元之后,本月顺差更达到了498.3亿美元,扩大77.8%,创出月度顺差历史新高。这主要是因为内需严重不足,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进一步扩大造成。
当月对日、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均呈回落态势。今年以来,发达经济体乍暖还寒,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不振。日本第二季度经济环比年率为下降7.1%,降幅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大;欧元区二季度GDP环比零增长,是去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结束正增长;美国7月份零售销售环比持平,创6个月以来的最差表现。因此,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时好时坏仍将是影响我国未来外贸能否继续保持较好成绩的主要因素。另外,欧央行继续降息放水,对人民币升值有一定的压力,这也将不利于我国出口。
当月出口虽有所放缓,但仍存在虚高。8月出口货运量为11047万吨,大幅低于二季度12960万吨的平均水平,而出口总额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两个指标形成较大反差,说明当前出口仍有较大水分,存在热钱涌入造成虚假贸易的可能。
相对于出口数据,进口方面的疲软更令人忧虑。7月份,我国进口就呈现了1.6%的负增长,而8月进口增速进一步下滑扩大至-2.4%。除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迷之外,我国内部需求不足更是主要原因。进口低于市场预期,与8月的耗煤量、粗钢产量偏低和螺纹钢、水泥等工业品价格下跌所反映出的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相一致,表明目前经济复苏可持续性较差。钢材、铜材仍然受到贸易融资收紧的影响,进口数量增速维持低位;铁矿石、农产品等商品价格的下跌也压缩了进口规模。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拖累相关产业投资下滑,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外贸顺差的大幅增长,也将带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顺差为1028.6亿美元,而7、8两个月的外贸顺差就高达971.3亿美元。其实,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如果人民币承压而升值的话,将对目前已经萎缩的制造业出口形成进一步打击,这也不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
投资持续能力下降 基建仍是主要手段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继续下滑,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其中8月份地方项目投资增速由16.4%下滑至13.4%,降幅达3个百分点,成为拖累当月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1-8月,三大投资领域增速继续放缓。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897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1%,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23.5%,增速比1-7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
基建投资下滑主要是受到地方财政限制的影响,由于楼市难以回暖直接导致土地市场的冷清,从而使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长放缓。8月财政收入增速创年内次新低,累计财政盈余与去年同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地方政府在增加投资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期稳增长财政支出空间有限。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与制造业投资放缓的作用有所下降,从而使得整体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制造业仍然面临去产能的压力,尤其是过剩产业的拖累导致制造业增速下滑。同时8月份,房地产依旧持续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速继续下滑至-8.3%,而商品房待售面积累计增速则上升至26.6%,连续6个月回升。商品房销售与库存间的剪刀差在进一步扩大,未来房企以价换量的情况将继续增加。持续半年多的市场萧条后,房企整体的资金压力仍较大,其中8月国内贷款、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增速都有所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了房地产投资和相关投资品生产的增长。
而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又导致8月份相关行业生产大幅回落。从直接相关行业看,8月份粗钢、水泥产量低增长,平板玻璃产量下降。从间接相关行业看,8月份彩色电视机产量低增长,家用电冰箱、家用冷柜、家用洗衣机、微型计算机等产量均呈下降态势。在即将到来的楼市传统旺季“金九银十”,或许随着开发商推盘意愿强烈,新盘的集中供应将推高9月份的成交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走出困境。即便房企以价换量推动成交复苏,也难以达到2013年的成交量。房地产行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但现在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仍未见底,未来仍将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总的来看,在库存高企的情况下,房地产与制造业仍难以回暖,基建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铁路、棚户区改造等工程仍是对冲房地产与制造业投资下滑的主要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难题仍是铁路投资和棚户区改造面临的首要问题。
消费保持低位增长 难成提振经济主力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长11.9%,较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实际增长10.6%,较上月上升了0.1个百分点。相对于投资与出口来说,消费总体水平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状态。按经营单位所在地来分,城镇消费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则下降了0.4个百分点,都有所下降。
消费持续小幅回落的态势一方面与政府控制三公消费及打击腐败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特别是房地产持续低迷,与之相关的消费也随之下降,8月家具、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同比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3个、2.9个、2.4个百分点。另外,由于汽车反垄断调查不断深入导致市场观望气氛增加,以及公车消费限制的影响,上月呈现出亮点的汽车消费增速在8月份出现回落,下滑了2.7个百分点。长期来看,反腐力度的加大能够促进良性消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也将促进汽车市场逐渐规范。但是短期来看,由于汽车、家具家电等都属于耐用品,而耐用品持续下滑将影响消费后劲,这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将进一步拉低消费增速。
目前来看,我国尚处在调结构、促改革的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仍没有明显的好转。因此,在无明显提振内需措施与居民收入无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短期内消费仍将保持低位运行,难以成为提振经济的主力。
工业增速大幅跳水 后期增长压力加大
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意外回落至6.9%,比7月回落2.1个百分点,低于一致预期。本月工业增速大幅下跌,创近6年来新低,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减速超过预期。同时,8月发电量同比负增长2.2%,除去今年气温较去年同期比较低的因素,工业增长动能减弱才是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来看,8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外需不振影响出口,投资、房地产销售持续下滑对相关行业产生较大影响,汽车、手机等主要消费增长点明显回落以及前期库存增长过快导致去库存压力加大等原因。
从先行指标PMI来看,8月PMI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后出现回调,显示了经济持续增长后劲不足,企业生产信心不足。从分项指数看,8月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引起生产指数的下滑,说明需求不足仍是抑制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物价保持温和增长 政策实施具有空间
8月CPI同比增长2.0%,创下四个月最低增速,不及预期及前值;PPI同比下滑1.2%,跌幅超过预期,较上个月跌幅明显扩大,且为连续第30个同比下滑。
CPI涨幅回落主要还是翘尾因素所致。据测算,8月份的翘尾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比7月份减少约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比7月份增加约0.1个百分点。由于两者合计净减少约0.3个百分点,因此8月份的CPI同比涨幅比7月份的2.3%回落0.3个百分点。CPI将继续保持平稳,不会成为政策走向的关键影响因素。温和的通胀将为货币政策提供一定的空间。
8月PPI同比跌幅改变了自今年3月以来逐步收窄的趋势再度加大,且环比连续八个月负增长。分行业来看,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产能过剩仍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而过剩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依然存在,工业品市场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CPI、PPI数据的疲软,再次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内生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有限。虽然此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但在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经济维持7.5%的增速面临困难。
短期仍需政策刺激 全面降息越快越好
8月,宏观经济下滑受外生性与内生性因素的双重影响。外生性因素包括国外原因与国内原因。国外原因主要是与全球经济复苏乍暖还寒有关。欧洲复苏进程停滞;美国经济复苏劲头不足;日本经济没有改变低迷状态;新兴国家代表巴西出现技术性衰退;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陷入更严峻的经济困境等。国内因素主要有国家反腐工作的持续进行,导致地方官员出现了不作为现象。内生性的因素主要与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多个问题有关,必须通过改革进行破解。但是改革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短期内仍需实施政策刺激,以保证改革成果不会因为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而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采取了多项微刺激政策,内容涵盖定向降准降息、抵押补充贷款(PSL)进行棚户区改造、税收改革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稳定外贸以及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等,并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放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以及启动公车改革等。这些刺激政策的确起到了稳增长的作用,二季度经济增速小幅反弹至7.5%。但是通过7、8月份的宏观数据可以看出,微刺激政策效果持续性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依旧。
在我国,由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GDP增速变动趋势一致,各方习惯用工业增加值增速来判断经济走势,8月工业同比增速只有6.9%,为两年最低,预示着三季度GDP增速或降至7%左右。如果今年全年仍要实现经济7.5%的增长,必须要实施更加有效的政策。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表示不靠“强刺激”,要靠“强改革”。而且在就业保持稳定及出口较好的情况下,高层不愿意因为经济数据的一时波动而出现强刺激。但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不得不警惕改革成果可能因经济过度下滑而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建议政府采取全面刺激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全面降息比全面降准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第一,投资疲软不是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是融资成本过高造成。8月M2同比增长12.8%,新增贷款7025亿元,基本符合预期。李克强总理最近也表示资金池里资金充裕。而降准主要是释放资金流量,降息才是减低融资成本的有效手段。第二,降准难以促使资金流向本希望流入的领域内,这从上半年针对小微企业、农业的定向降准效果不佳就能看出。第三,降息能够缩小与国际利率之间的差额,减少套利空间。欧央行连续两次下调存款利率,给国际资金套利行为提供了可行空间,而中国的降息能够缓解套利行为的发生。第四,降息可以避免房地产硬着陆。房地产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投资,对我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不能放任房地产行业过快下滑。最后,8月份CPI的低位运行也给货币政策提供了可行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下半年加息在即,我们仍要维持人民币一定的高位以防资本外流。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要加快棚户区改造、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但要加快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由于地方政府债务已经高企,可以通过盘活地方政府账面存量,加快国企改革,引入民资的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
7、8月份的数据持续回落,表明经济下滑程度比市场预期的要更严重,政府需要继续加码刺激政策才能稳住经济。因此,高层应该加快实施全面降息措施,越快越好,以避免经济过度下滑带来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