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三驾马车全面发力,消费增长温和回升,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出口增长低位运行但回升明显。在需求带动下,工业产出继续显著回升。投资和出口增长加快是经济继续回暖的主因,一方面是稳增长政策发力,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暂时稳定向好。结合7、8月的数据分析,三季度的GDP数据有望好于二季度。不过外需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尤其是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经济动荡,以及欧洲和美国经济短期回暖背后潜藏着再次萎缩的风险。而虽然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以期提振内需,但在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难有实质进展的状况下,消费能够逆势支撑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很低。而投资似乎也在重复着过去的路径,在服务业开放、引入民资、改革融资结构等问题上仍没有太大动作。可以看出,目前所进行的稳增长依然延续着旧有模式,投资加快短期稳定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隐忧,改革却仍然未见明显成效,如果外部环境发生新的风险,国内经济恐怕很难保持稳定。所以必须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打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
稳增长政策继续显效 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回暖
8月份,三驾马车全面发力,消费增长温和回升,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出口增长低位运行但回升明显。在需求带动下,工业产出继续显著回升。稳增长政策继续显效。
投资和出口增长加快是经济继续回暖的主因,一方面是稳增长政策发力,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暂时稳定向好。结合7、8月的数据分析,三季度的GDP数据有望好于二季度。不过外需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尤其是以东盟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经济动荡,以及欧洲和美国经济短期回暖背后潜藏着再次萎缩的风险。而虽然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以期提振内需,但在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难有实质进展的状况下,消费能够逆势支撑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很低。而投资似乎也在重复着过去的路径,在服务业开放、引入民资、改革融资结构等问题上仍没有太大动作。可以看出,目前所进行的稳增长依然延续着旧有模式,投资加快短期稳定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产能过剩隐忧,改革却仍然未见明显成效,如果外部环境发生新的风险,国内经济恐怕很难保持稳定。所以必须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打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
出口增长继续好转 短期稳定背后藏风险
8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7.1%,较7月回落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2%,较7月回升2.1%;进口同比增长7%,较上月回落3.9%。单月外贸顺差超过了280亿美元,创下了今年以来最高点。具体来看,当月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普遍增长,但对日本进出口则继续下降,同比下降6%,是前10大贸易伙伴中唯一进出口值同比下降的。
8月份出口增长继续企稳回升已在市场的预料之中,此前公布的PMI出口订单指数较7月份有明显改善,外部需求有所好转。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涉及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财税与金融支持的一揽子方案,意在通过帮助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来“稳外贸”。
除了稳增长政策的效应,外部环境的暂时稳定也是出口继续好转的重要因素。近期以来,欧美经济数据均表现良好,新兴市场经济虽然有所动荡,但对其出口却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对东盟出口增长达到30.8%,成为拉动出口的最大动力。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期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汇率均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则保持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东盟出口的高增长特别是其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国际产业资本开始越来越多的流向东盟一些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的背景下,加之其货币大幅贬值,带动了其出口的扩大,进一步带动了产能投资的扩张,从而带动了中国对其基建及产能等机械设备及材料出口的增长。即东盟国家货币贬值→出口增长→产能投资需求扩张→机械材料需求增长→中国出口增长。这从近几月我国出口中机电产品及钢材等出口显著回升可以得到一定佐证。虽然短期来看,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但同时带来的问题一是由于货币贬值引起的出口扩大并不代表绝对需求的回升,如果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出现问题,这种出口的扩大无法持续。二是随着这些地区的发展,由于更加具有成本优势,必然和中国形成竞争。因此,一旦全球经济出现新的风险,对东盟出口的高增长也难以持续。
此外,尽管美国失业率已降至7.3%,为2008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但失业率的下降并非源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而是劳动参与率的减少和适龄劳动力人群整体萎缩。同时美国还面临财政悬崖等困境,美国经济复苏的表象之下潜藏着再次萎缩的风险。不过欧洲经济似乎开始逐步走出最低谷,当所有利空都已出尽的时候,欧洲经济似乎在向着复苏缓慢挪步。这对于中国的出口稳定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但也不可过分乐观,后期仍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际资本的流动,近两月国际资本有明显流出新兴市场,流向发达经济体的迹象,后期美联储退出QE以及叙利亚等问题的不确定性将对国际资本的流向产生巨大影响。
总的来看,未来外部环境走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出口的好转不能过分乐观,一旦外部环境出现新的恶化,将对我国经济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地方投资开始发力 模式依赖亟需改变
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20.3%,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1%。
分产业看,1-8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6.6%,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23%,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增长17.2%,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0%,增速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7.9%,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1%,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9.8%,回升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24.2%,回升了1.9个百分点。
从近期的“稳增长”政策来看,投资仍然是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铁路投资一直在发力,再加上棚户区改造、城市轨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投资将逐步提速。
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9.3%,增速比1-7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6%。同时新开工面积增速也由上月的8.4%下滑至4%;房屋竣工面积增速也在连续两月回升后出现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继续下滑。
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下滑明显,这与房地产市场贷款收紧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有关。虽然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不至于大幅崩盘,不过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下,一些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存在爆发结构性风险的可能。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增速比1-7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4%,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随着中央权力大量下放地方,新开工项目大幅回升。需要警惕的是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极有可能不注意投资结构,盲目上马项目,以致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以及加剧产能过剩。此外,尽管地方规划了大量项目,但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钱从哪来?地方融资平台已经债台高筑,银行集中了过多风险同时也不能无限提供资金,卖地收入也在大幅减少,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地方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地方仍然延续着模式依赖症,依靠短期的产能扩张带动经济的一时繁荣,同时又造成了高债务等问题。
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依赖,在转变融资结构、服务行业开放、引入民资等问题上做出突破。
消费增长小幅回升 加快改革扩大内需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3.4%,较上月回升0.2%;实际增长11.6%,较上月回升0.3%。分类别看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建筑及装潢材料同比增速最高,体育娱乐用品零售同比增速最低,为-0.5%,是几项中的唯一负值,也是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速。值得注意的是,占比最大的汽车消费增长下滑明显。
本月增速回落幅度最大的是金银珠宝、通讯器材,回升最明显的是化妆品、家用电器。本月回升得益于石油制品以及家用电器的消费增长。9、10月份将迎来双节,预计消费将继续回升。国务院8月14日公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的目标。
可以看到的是尽管消费增长稳步回升,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但总是不温不火。而目前出台的消费政策也大都是些外围的刺激政策,没能触及根本。收入分配改革、社保建设都没有大的动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内需的扩大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当前稳增长取得一些成效的情况下,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推进,否则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大的波动,我国经济也无法保持稳定。
工业产出继续回暖 轻重工业走势分化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比7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创下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也是时隔6个月后首次回归两位数。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93%。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分三大门类看,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7月回升0.3%;制造业增长10.9%,回升0.4%;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5%,回升3.9%。
8月份轻重工业走势明显分化,重工业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成为带动整体工业回升的主要动力,而轻工业增长则大幅放缓2.4个百分点。
8月工业增长的回暖主要是受投资及出口好转的影响。发电量的增长大幅反弹可能受天气因素影响,落实到工业实体经济的增长可能并不如数据反映的那么强烈。钢材、水泥等基建原料产品保持增长回升,释放产能的同时拉动了工业回暖,不过或许也延缓了部分落后产能的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国家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加强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信息消费等的落实,有利于提升企业信心和效益,后期工业企业表现将有所改善,经济走稳趋势进一步明显。不过,产能过剩问题严峻,外部需求弱势趋稳等问题依然困扰后期经济发展。
消费价格运行稳定 工业价格继续回升
8月份,CPI同比上涨2.6%,较7月回落0.1%。8月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大幅下降,但新涨价因素较上月有所。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为1.1个百分点,比7月份减少0.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为1.5个百分点,比7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8月份物价的涨势在环比数据上体现得更为明显。8月份,CPI环比上涨0.5%,创春节以来的新高。表明CPI是明降暗升,实际物价上涨的动力强劲。
分项来看,食品价格依然是CPI上涨的主要推手。8月,中国食品价格同比涨4.7%,环比增长1.2%。食品中,鲜菜、猪肉和鸡蛋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较大,环比涨幅分别为7.6%、4.5%和7.1%,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是影响8月份食品价格乃至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看,8月份消费价格运行稳定,通胀压力仍然温和可控。不过后期来看,物价仍然面临一些上涨压力。后期物价上涨高度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国内需求回升的力度;二是猪肉价格回升力度;三是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中东局势影响的程度。目前来看,国内需求在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带动下可能逐步回稳,但由于政策在稳增长同时仍兼顾调结构,且并未有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因此需求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猪肉价格从五月份的低位开始回升,已经连续三个月上涨,但考虑到下半年猪肉供应量仍处高位,这会抑制猪肉价格的持续走高。原油价格虽短期受地区局势紧张影响冲高,但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增速放缓,受需求不足的影响,原油价格也难以持续上涨。
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环比涨幅均为0.1%,出厂价格环比上涨为今年4月份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购进价格环比上涨为今年3月份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环比涨幅均超过0.5%,是拉动8月份PPI环比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同比降幅均为1.6%,比7月份的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7和0.6个百分点,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
本月PPI的好转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从国内来看,随着前期中央释放出稳增长的意图,就加大了对投资等的力度,从而需求加大,对生产和价格均起到了托底的作用。从国际来看,美联储退出QE预期导致国际资金纷纷流出新兴市场,转而流回美欧和大宗商品市场,在资金的追捧下,国际原油、贵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升,带动国内原材料等价格也出现明显回升。
由于PMI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升,加上工业与投资数据均有所改善,这些预示未来PPI降幅收窄的趋势仍将持续。
未来的政策形势
8月宏观经济数据继续好转,延续7月的回暖势头,稳增长政策成效渐显。结合7、8月的数据分析,三季度的GDP数据有望好于二季度。不过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目前经济的回暖主要是外部环境的暂时稳定,出口增长回升,同时国内稳增长发力,投资增长加快的带动。但这种回暖仍然未能摆脱传统的模式依赖症,我们也指出目前外部环境的暂时稳定并不牢固,未来面临诸多风险。从货币和经济来看,8月M2同比增速高达14.7%,而经济增速却只有7点多,货币的边际经济收益下降明显,因此放松货币加大投资的模式只能增加产能过剩的隐忧,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必须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打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
首先,必须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是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包括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改革,以及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改革。与此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其次,要改革融资结构。在我国,间接融资占据了绝大比重,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间接融资比重过高造成的一大问题是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一旦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将威胁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除了风险过度集中外,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另一大问题是金融配置的低效率。特别是在我国,由于金融垄断、行政干预等问题的存在,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加快改革融资结构,同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资金存量。在改革融资结构的同时,要加快服务业其他行业的开放,切实引入民间资本乃至国际资本。
此外,必须加快产业升级调整,进行国际产业链整合。我们上述已经指出,随着东盟等地区的发展,由于更加具有成本优势,必然和中国形成竞争。因此,这逼迫中国必须加快产业升级调整。要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同时通过国际产业链的整合,向下整合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产业链,形成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