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
2010-1-15 16:34:00
 

(刊登于《中国城市化》20041月号)无意中看到了杜老这篇《把小城镇问题放在城市化总体战略中》的文章,深为他的见地所折服。

他在第一个小标题中就重申自己是个提倡发展小城镇的积极分子。但是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出现了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时候,他郑重地说:“大小城市应该一起解决,免得发生偏颇。”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像有些人那样拘泥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坦承“小城镇是大问题,但是不是大战略呢?大战略应让位给城市化。或者,小城镇是大战略,但城市化是更大的战略。要把小城镇问题放在城市化的总体战略中。”

我更为他的科学精神所折服!

城市化是个大战略,而小城镇的发展只是城市化中的一小部分,尽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这也不是说,城市化就意味着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关键是在一个“化”字上。“化”意即渗透、融合、转化。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文明和服务向农村辐射,这些双向的互动都是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不能“见物不见人”,城市化的实质是“化”农民。我历来不赞成“农村城市化”的提法,而只取“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表述。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叫做“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今天则需要把它修改一下,叫做“严重的问题是转化农民”。转化包括空间的转移,岗位的转业,观念的转变,社会的转型,如此等等。

总之,转化农民是无可回避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早认识早主动,晚行动必被动。如果真能把城市化理解为客观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主观的一种任意选择,那我们的事情就会好办得多。

杜老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内数得上的几位农村问题的专家之一,他的一番话让我感到,“姜还是老的辣”!

 

背景文章:

把小城镇问题放在城市化总体战略中

■杜润生

 

一、我以前是提倡发展小城镇的积极分子

现在我国方针是限制大城市,提倡小城镇。在这种形势下讨论小城镇问题,不看到大城市的问题,是不对的。大小城市应该一起解决,免得发生偏颇。我过去积极提倡小城镇,是因为中国二元结构问题太严重,农民迫切要求改变成分。乡镇工业污染重,没有共同的服务业。而现在仅是这个角度就不够了。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提倡加大内需,就更是这样。

小城镇是大问题,但是不是大战略呢?“大战略”应让位给城市化。或者,小城镇是大战略,但城市化是更大的战略。要把小城镇问题放在城市化的总体战略中。搞对思路,就可以找到出路。城市问题现在很大,要解决好,要从农村找答案,农村问题要解决好,要从城市来找答案。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叫他不再是农民。

我国城市发展滞后于工业,世界罕见。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同等工业化程度的国家。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7%,我国才29.6%(包括郊区)。纯粹城市人口才19%多一点。东欧国家解决改革问题,国有企业消肿,比我们容易,因为他们乡村人口转移问题已经提前解决,我们现在是两个问题碰到一起,就业压力太大了。农村至少要转移出1.5亿人口,如果不转移,就会闹民工潮。你不让他转,他就自己转。民工潮是无序的转移,我们要研究有序转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减少城市化的代价,降低城市化的风险。

 

二、我们有些政策互相矛盾,缺乏内在联系,城市化问题是关键

我国是城市短缺的国家。长期短缺,到现在,问题已经到了相当突出的程度,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主要有三条:

1. 剩余劳动力积累太多,劳动—土地密集程度超过了通常所允许的范围。土地经营的规模是世界上超小型的。由于超小型的规模,把农民搞穷了。

2. 由于城市化落后,第三产业缺乏载体。第三产业是消化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包括各种服务业……如果第三产业落后,就会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造成结构病。

3. 影响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过去消费上升主要是买老三件,平均一件不超过200元,而现在新三件,一件要2000元。一户农民一年也就挣2000元,去掉成本、买化肥钱、税收、摊派费,再去掉婚丧嫁娶的费用,就没有钱了。我们要创造消费热点,靠那几件是热不起来的。

要消除三个负面影响,把城市化提到大战略高度。发展小城镇很好(有助于扩大内需),但很不够,还要提升,要让领导人理解这一点。因为城市化从发展来看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是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不可避免的过程,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能够产生聚集效应、辐射效应。第三产业的特点是就地利用,不能运输。会计、律师,只有聚集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没有效益,他们是共同利用的。乡镇企业太分散,成本高。乡镇企业进城也会增加成本,因为它在乡下用自己土地、自己房屋,是不计成本的。但现在乡镇企业大批破产,因为没有服务业来支持。温州人了解这一点,很快建设自己的城市,搞大学。从纽扣镇到纽扣城,建设共同的服务业。我们提发展小城镇,不提大城镇,可能形成某种浪费,建起来就取消不了,造成后患。因为布点太分散,形不成网络。城市化必须网络化,有中心,有节点,有核心边缘这一套。这在开头就要想到。网络不均衡,就会有效益的损失、社会的损失。

 

三、报到中央的城市化程度,200035%201045%2020202550%

这不算高。计划吸收剩余劳动力,还显得太小。原因是中小城市定的标准太低。我们把100万人以上的城市算作特大城市,50100万人的算作大城市。标准太低了。大中小城市都要放开,有序地、有规划地放开。不要强迫命令、一哄而起。

019020为什么要限制大城市,因为有城市病。说现在是后工业社会。病确实有,但可以防止治理的。自从提出知识产业,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提出要跳过城市化阶段,避免人口大量进城,但没有具体说要农村赶紧搞高技术。我希望跳过这个阶段,但很难,恐怕跳不过。中国落后,电网都没有搞起来,农民买了洗衣机还用不上,放在炕头上当衣箱。自来水普及得怎样?这一类东西不能随便跳过。发电可以搞高技术,但电总要有。高技术本身要有聚集效应,硅谷离开城市,孤零零地放在那里就没有用。我去二线三线工厂,放在深山,技术人员见我就哭,说,不光自己,连儿子孙子都耽误了。

新技术发展太快,通讯革命能够创造时间空间。但新技术能否代替大城市,光搞小城市?要靠实践证明。没有证明前,不能就此定方针。因为城市要配套。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经删节)

 
 
  • 标签:城市化 小城镇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