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巴曙松,在上海连续出席了两个论坛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不应立刻取消房屋预售制度。
巴曙松昨日分别出席了"2005中国财富管理论坛"和"首届中国房地产业分析和预测高峰论坛"。巴曙松认为,目前房屋预售制度实际上隐含着一种融资安排,即购房人在房屋预售时就向开发商付款,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成了开发商自有资金的一部分。央行房地产金融报告显示,2004年1.7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资金中,定金和预售款占了43.1%。而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例在70%以上。
这些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商目前除银行贷款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融资渠道。一下子取消预售制,将对目前地产业的资金链带来严重影响,加剧银行风险。在银行收缩开发商房贷后,再斩断这条"输血管道",最后的成本还是要银行来埋单。
巴曙松分析,房地产行业资金来源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多元化才能改变目前紧缩力度过大、地产行业大起大落的状况。巴曙松建议,可以考虑房屋预售款第三方监管制度,也就是房屋的预售款放在一个银行共管的账号中,何时给开发商应该征询工料测量师行和律师的意见,认可后才能交给开发商。不同地区应当有不同门槛。
如何分散房地产金融风险,巴曙松提出四条建议:增加直接融资能力,如海外REITs直接上市;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股本融资能力;完善信托制度,不过房地产项目为标的的信托项目必须坚持风险收益对等原则,防止信托产品债务化倾向;同时还可开启企业债务融资的渠道。
巴曙松认为,地方政府是房地产游戏中的最大受益者,土地的减少、银行的坏账、资源的衰竭,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无关,这样的成本和收益是极不对称的。
至于固定利率房贷,巴曙松认为,这不是一个制度,只是计息方式的变化。由于目前利率波动不大,事实上也几乎相当于固定利率,偶然加息才会引起市场波动。他对利率走向的基本判断是:基准利率的调整上升可能性不大,一是因为物价很低,二是目前的信贷政策已经产生很大的紧缩效果,可以替代一部分利率调整的效果。另外,虽然基准利率没有加大,但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会加大。因为2004年10月份央行已经将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取消,因此尽管基准利率没有上升,但银行对单个项目的利率就可能上升。(时间:2005-8-2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