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追赶西方的过程中,我们在环保、医疗、教育等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不是什么道德迷失带来的,也不可怕,英国、美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都出现过类似问题。有了我们这个时代日新的技术、我们国家日增的国力这个背景,若能建成监管、投资、市场配套机制,进行法制约束,将有无限的潜力来应对这些问题。拥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丢不了,临时丢了也可捡回来。相比之下,对西方的学习才进行了一半,一知半解下强调回归,这是民族主义,很可怕。中国内地若能复制融中西文明于一体的香港模式,中华民族会有远大的未来。
一、现代化不是一天建成的,要一步一步地走
改革开放这30年,中国遇到了一些问题,分配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在西方国家也都曾经遇到过。现代社会绝非短期内就能建成的,现代之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需要时间。
有一种看法认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追求物质太多了,忽视了生态保护宣传,忽视了集体主义、社会公益教育。我觉得,这不是问题。的确,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从来不谈个人利益,不谈物质,追求一切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但那多少是出于道德自觉,相反,往往是行政主导行政压力所致,代价很大。请问,现在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有多少中国人愿意再回到改革开放之前?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前,大家基本上吃不饱饭。那个年代,买什么都凭票,一个人一个月才能吃到三两肉,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现在,你吃一个汉堡包就超过了三两肉,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正是改革开放后走市场经济道路,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这也使得人们有资本也有能力来追求环境文明、追求精神文明。像在过去,人吃不饱饭,活下去都很艰难,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去考虑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的。而现在,吃饭基本上已不是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分配制度还存在着问题,从吃饭到穿衣服到住房,等等。还有,我们的经济发展快了,但是在环境、生态、能源、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本应起的作用没有起到。
当然,中国正在遭遇的问题,绝非个案,可以说,现代化进程中所谓的领先者即西方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相似的阶段。今天,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很现代的西方国家,所谓的现代化并非一步到位,也是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工业化早期的英国、200多年前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类似,也都是着重追求物质文明,要吃得更好、穿得更好、住得更好。这种追求物质文明的结果是,很多工业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比如美国的芝加哥、英国的莱卡斯顿,都存在着大量的打工工人问题、生产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你去看看200年前美国的报纸、500年前英国的报纸,无论是内容和题目多么类似今天中国的媒体,天天报道的也是矿难、工厂事故、雾伦敦、江湖污染,等等。
正如上面所说,中国在改革开放追赶西方物质文明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现代化先发国家都经历过。甚至也可以说,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还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当然,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汲取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与西方工业化时期相比,现在的技术已经大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和技术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治理污染、治理环境的条件,包括怎么用干净能源,怎么教育,怎么提供医疗服务,等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全人类的文明在中国本地化:通过发展科学,通过制度建设,把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环保意识带入中国,这其实跟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由于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因此我们对全球的文明包括市场经济方面的经验,还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全都吸收过来,从而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找到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结合起来的好方法。在现实下我们国家欠缺市场经济中比较复杂、比较高端的制度——政府的计划制度、监管制度、金融制度——现有制度框架存在很大的漏洞。我相信,只要把这些漏洞补起来,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物质文明不会比西方的差。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需要时间,我们需要耐心。国际比较使人明鉴:西方强调市场,特别强调个人利益,但是它最后发展到什么地步呢?也是追求环境保护。其实,这是很自然而然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每个个人就会有这种要求,社会制度就会相应地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今天的中国要一下子建得跟今天的西方一样,那不可能,但重要的是在于中国应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比如说,做加工贸易是有一定污染的,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因此就不做了,则我们庞大数量的农民就没有事儿做了,得让他们先有事儿做,能吃饱饭。慢慢地,等到中国人的收入、技术力量、人力资源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应该而且也可以从战略上考虑如何不让污染严重的项目上马,让一些更环保的项目上马。
二、比道德约束更重要的是法制约束、市场约束
有人认为造成中国追求物质包括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社会的价值观、道德发生了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重建价值观、强调道德,对此我不同意。比如我们都不否认赚钱是对的,但违法赚钱是不对的,但这是个道德问题吗?每个人都想赚钱,如果你不管他的话,他就想去违法,所以你要管他,单靠道德约束是约束不住的。道德约束在比较稳定的农业社会有一定作用,但在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完全依靠道德是不行的。
我并不反对道德约束,我觉得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中国人眼里,西方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真的如此吗?其实,西方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中国,为什么?在西方,如果你道德是高尚的,法律上是合法的,你就有了信用,别人就相信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在市场上就会很受欢迎,公司也要你,很相信你,因此在西方讲道德守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但是,道德要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有法律。在西方,已经把道德的问题变成了一种制度约束:假设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想违法的,于是制定出一套法律来约束每个人。人们发觉,一旦守法,约束反而变成了对他有利的东西;一旦他在道德上变得很高尚,就有公司愿意雇用他,这个时候道德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在西方,虽然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公司雇人的时候特别计较,公司最怕不守法、没有道德或没有操守的人,他们不要这种人。显然,问题并不在于要不要讲道德,而在于有没有法制的约束、有没有市场的约束,没有这样的约束,你的道德建立在哪里?所以光说道德是没有用的,我不主张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归责于道德。
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道德教育很多,每个人都讲道德,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道德,是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这种制度框架下,你非得讲道德不可,你不讲道德他就要给你讲道德,如果你不这么做,领导就会找你麻烦,天天给你做思想工作,你要自我检查;如果你仍然不这么做,就会遭到更为严厉的惩罚。人们那么容易健忘?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真得那么自觉地讲道德吗?
还有,过去那个年代我们讲学雷锋,大家都一样在食堂买饭吃。现在不一样,市场化了,干什么都是要拿钱的,现在讲这些有什么用?你光讲道德、道德,最后你连房子也没有,车子也买不起,饭也吃不起,你还讲什么道德?我觉得,关键是今天与昨天的前提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中国要讲国际化、讲市场经济、讲石油、讲产权、讲个人自由、讲民主,这些已经成为今天的基本潮流、基本环境。在这样的潮流与环境下,你要讲道德的话,必须先把市场的约束、法律的约束建立起来,才有效,要不就不能持续。市场的诱惑这么大,你得先把市场的漏洞堵了、法制的漏洞堵了,只有这样你讲道德才会有效,舍此别无二法。
西方已经把法律的漏洞堵住了,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漏洞没有堵住。有人说,这是政府没有发挥作用造成的。政府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政府官员都是很好的,人都是一样的,这里面根子在制度。比如,一个公务员,如果你给他的工资太低,像国家主席也就几千块钱一个月,那他就得想招儿啊!如果被你监管的人的工资是你的100倍,他把罚款的20%给你,你就可能不去监管他,出现这种情况时,还谈什么道德?!就算找一个最有道德的人来,他也做不来,最多他自己饿死。相反,如果把你的工资提高了,或者你表现得好就给你加工资,那样一来,你也就不会去贪污、去腐败了。至少在这样的层面上,道德是没有效果的,有效的是法制、是市场。市场本身没有思想,市场就是看你的标准是什么,看谁做得好,市场只是一个竞争的机制。
总之,讲道德、讲修养是要有条件的,要是你连饭都吃不饱、在社会上得不到尊重,怎么讲修养?如果你又有钱,又有道德,谁不崇拜你、尊重你?!你看微软的比尔·盖茨,人家赚了那么多钱,最后全部捐了做慈善事业。西方有很多这样的资本家,他赚了很多钱最后讲的就是公益环保。所以,我们现在得先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让人家先吃饱饭,在市场上很成功。同时,我们要着力建起法制约束,如果你的法制约束不灵,市场就会充满漏洞,里面就乱七八糟,不道德的东西就太多。相反,如果你先把漏洞堵住了,一个不道德、不守法的人在市场里就无法存活,这时候他自己就要讲道德,用不着你天天给他讲。
三、如何建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保护环境为例
如何建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作为大方向,我们要慢慢建立起一个机制:一方面要利用市场竞争带来的效益;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社会成本、社会收益,让政府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因为很多社会效益的东西不是个人能作决定的,要由政府来作决定,并加以限制。
这个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首先是监管。以环境保护为例,正因为不环保的项目成本低、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而环保效果好的成本高、在市场上竞争力差,所以如果政府不监管,大部分老百姓又不知道,则那些卖得便宜的产品就会占领市场,从而把好的产品挤出去,即那些做环保的企业就活不下去。我曾经到湖南去调研,当时的湖南省省长给我讲过洞庭湖的故事:洞庭湖盛产芦苇,用来造纸非常便宜,因此洞庭湖周边曾经一下子建起来200个造纸厂,湖水污染很严重。后来,政府出面监管,造纸厂被关得只剩下两家,洞庭湖的水质明显改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政府不去监管,社会成本就大大增加;相反,政府监管以后,社会成本就降低了,社会效益就提高了,又有环保又有竞争还有收入,这不正是我们一直祈求的多赢嘛。
的确,现实就是政府的监管能力不强。以能源利用为例:经济发展需要能源,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先用掉干净的能源,比如汽油;等到我们有能力时,再用脏的,比如煤炭。实际情况正相反,油我们需要进口,而我们又不愿意进口,控制得很严,因为煤很便宜啊。在这种政策及机制下,全国各地涌现了大量的小煤窑。同时,我们发电厂的技术都不是很好的,大量地烧煤,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对此,政府应该有一个策略:煤,我们现在用不好就不要去用,它埋在我们的地下,永远是我们自己的,以后再用效果会更好。同理,埋在我们地下的油也先不动,到国际市场上先买来用,价格上去就上去。因此,国家就要考虑对煤的监管,如果不监管,毕竟企业要考虑成本,油价一涨它就开始挖煤了,一挖煤,就污染,尽管这样做带来的污染成本可能比烧油的成本更高,但是老百姓没有办法计算也不会去计算,他一挖就是钱、就是金,虽然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由全社会来承担的。这个例子中深植着最基本的经济规律,但对这里头的社会成本、个人成本,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性框架。如果我们的监管机制建立了,就可以保证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其次,环境保护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环保一旦成为老百姓的需求,就会对企业产生直接的作用。西方国家已经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老百姓个人非常重视环保,企业要是不环保,它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于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追求环保,它要给自己的产品贴上环保的标签,否则一旦报纸上刊登了它不环保的消息,它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没有盈利,就要破产。因此,仅仅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企业也需要环保。
第三,环境保护需要政府的大量投资。这里的投资是什么意思呢?很多环保、生态的项目,对整个社会效益是好的,但是在技术上很复杂,不要说一般老百姓不懂,即使是科学家相互之间也有争论,从而造成很多对社会有巨大效益的项目得不到投资,建不起来。中国政府现在有钱,每年财政收入增长3 0 %,外汇储备也够多,按道理应该投资,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对环保有很好作用的项目得不到投资,被人拍卖了。在这方面,政府要投入研究,要投资重大的、有社会效益的、环保的项目,包括能源的利用。比如,中国国土这么大,所有城市的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如果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一些投资,研究出世界最先进的公交系统,并且在全国范围采用,那效益就不得了:不管是电车还是什么,一旦大批量地投入生产,制造成本会降得很低,价格也会降得很低。比如在香港,出租车全部使用天然气,一下环境改善很多。在这方面,需要由政府来投资来引导,但是必须要有市场竞争,如果投产的项目采用政府垄断就有麻烦了:你不能把这件事交给一个国有垄断企业,因为它没有竞争的动力去改进、去创新。
综上,环保、医疗、教育等重大问题,若要化解乃至解决,政府的作用是很大的,现实却是政府的监管作用、投资引导作用还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当然,市场竞争也没有充分激发。这些问题,我个人觉得不那么可怕,它们在历史上都出现过,不管英国也好、美国也好。像现在污染的情况,以后治理起来都是有办法的。当然,从现在开始就不要让它失控,一旦失控就无法逆转。只要不失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会有无限的潜力来应对这些问题,只不过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成本的问题,组织能力的问题,还有如何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
四、学习香港模式,中国会有远大的未来
说到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这些东西,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不比西方差。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文化是在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毕竟和在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西方现代文化不太一样,西方的个人主义,是在物质环境具备的条件下产生的。比如解决环境问题,我们有文化基础,但是在怎么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方面,我们是有缺陷的。在我们中国文化当中,很早就讲节约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环保已经达到了顶峰:在农村,粪啊,尿啊,所有的东西都回收到土地里再利用,没有一点儿浪费。因此,中国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了如此众多的人口,我们很成功。但是,现在问题不一样了,原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个马车,现在是出门汽车、飞机,家里都是电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去环保,以前我们没有经历过。
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你怎么可能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就能活着?不可能。现在在城市生活,就算把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你照样活得很好,网络上连超市都有了,一切都个体化了。西方发展出来教会这些东西,先把个人变成个人主义,变成市场里面的一个参与者,再通过教堂形成一个集体;现在西方依靠的是互联网,小孩子们每天上课都对着计算机,跟人沟通不用见面,靠的是什么MSN、ICQ,即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集体。这跟中国传统文化不一样,你要耕一块地几个人不在一起不行,几个人在一起就是集体主义嘛,所以传统与现代面临的环境与背景是大不相同的。
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提高效率?比如,我在北京经常遇到这样的出租车司机:大冬天开车的时候,他就是不愿意放暖气,认为这样省油,其实这就是错误的,汽车一开就发热,你不用就浪费了。夏天不开空调是对的,夏天开空调费油,但是冬天不开暖风是一种浪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你该享受的没享受,这就属于没有科学知识。我觉得这方面中国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节省的方法不对,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像这类误区比比皆是,比如核能相比煤炭更安全、更干净,虽然政府在积极发展,但是很多人对此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于是反对。因此,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选择一些对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策略性的东西,通过技术、通过制度来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比较迫切的。
科学技术并非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科学技术在目前的中国非常重要。与西方相比,中国在过去500年里落后了,原因就是西方发现了技术、发现了科学发现了民主。但像技术、市场,甚至制度这些我们缺的东西,是能补回来的,而且补起来会很快: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不是崛起了吗?至于国人老有人担心传统文化丧失,没这个可能,因为它是根深蒂固的,丢不掉的。
在经过几百年落后挨打、吃足苦头后,中国首先要自强,而自强就需要学习西方,日本就是什么都学。当你学过来以后,慢慢地就会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融合在一起,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方式。你去看看香港,你去看看韩国、日本、台湾,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吗?你看香港人,西方文明中好的东西都被吸收过来了,日子过得不比美国人差,他们所有的饮食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他的“住”没有学美国,比美国人更环保:建设地铁、公共交通。你看,中西方文化—结合,香港的市场非常发达,制度监管非常强,又传承了中国人的节约。你到香港去看看,所有的住宅区每间房间都是独立空调,开这个关那个,很环保,相反在美国房子都是中央空调。所以我想,香港的成功就在于把东西方文明、市场、法制全部融合在一起了。我在香港居住了15年,没买过车也没开过车,但是我到北京第一天就买车了,因为公交系统都没有完善起来,你想坐地铁都没有办法坐,对不对?不过,我想象,再过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发展起来以后,加上中国人是很会过日子的,内地会跟香港一样。
中国内地正处于追赶的阶段,我觉得应该学习香港模式,而不是单独强调道德、中国文化什么的。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毕竟持续了几千年,哪怕临时丢了,也很快会找回来。今天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应更大力度地学习西方。为什么?在过去50 0年、在世界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大一统”的制度不适应创造性发明、不适应市场,郑和叫你以后不能去外面探险了,全中国人都不能去,欧洲人没人管,就有人去发现新大陆。你不去发明半导体技术,不去发现新大陆,不去发现石油,你就亏了。直到现在,我们还处在追赶阶段,对西方文明还没有学到家,没有搞透,至多才拿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拿回来。
人家500年前就超过我们,你凭什么说人家不好?人家的东西都没有学全,一知半解就说人家不好,这样的排外,这样的民族主义,若光大起来,我们还会重复近代的惨状。现在中国人和美国人打仗,能打得赢吗?打不赢!香港老老实实地做殖民地100年之后扬眉吐气可以自己做,中国现在不行,如果真行,当然可以骄傲,可以讲民族主义,可以讲中国文化,问题是我们现在还不行,现在我们哪个大企业在国际上有地位?
邓小平走了,但我们不要忘记他的英明:邓小平说的是,我们还是要老老实实地搞经济建设。中国要赶上西方,需要时间。我们有这么多人口,等到中国内地老百姓跟香港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时候,美国就是少数民族了,你还害怕他的文化对你有什么影响?真到了那时,美国的影响就会被我们完全吸收了。他有的东西你全有,你去跟他竞争、你跟他打的时候,就比他有优势。
所以,中国人不要太骄傲,要有自信心。我们承认500年来落后了,但是中国文明历史这么悠久,落后500年算什么呢?也就是一场球赛打败了而已,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我们只要自己不犯错误,一步一步追赶上去,自然而然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就上去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没有一个人要求我们到外面去,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犯错误,从郑和开始,从清朝开始,我们犯了多少错误!如果没有犯错误,我们怎么会比西方差呢?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做,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做,是我们自己自愿输给别人,等到人家打到门口了打不赢没有办法。现在,只要我们慢慢、慢慢赶上去,自然而然我们的民族尊严、我们的中华文化、综合国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个一个都会慢慢上去的。对此,我是深信不疑的。你看日本怎么起来的?还有香港、台湾、新加坡。小学生都知道,政府只要不犯重大错误,你把市场经济弄好,在自己的国土上借鉴香港的经验,运作正常,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