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宏观指标来看,2005年7月份经济运行依然稳健。CPI同比上涨保持在1.8%的较低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原煤、电力等能源产出在之前投资带动下都有较快增长。同时,进出口顺差增势强劲,基本延续了上半年的走势。7月下旬汇率机制调整为经济的平稳发展赢得了时间,避免了剧烈波动对国内产业的冲击。从货币运行来看,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由于企业当月贷款下降,派生存款因而减少,加上企业活期存款减少,导致M1实际下降,表明“松货币,紧信贷”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当前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都与价格有关,一是油价,二是汇率。
高油价推高中国经济运转成本
从长期看,中国对石油进口的需求会持续上升,因此可能推高国际油价,但近期随着中国电力、煤炭等传统能源短缺问题的缓解,石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趋于减弱。据国际能源署(I E A )今年5月份的估计,由于中国国内运输油和电价的政府控制,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增长预期由原来的15.4%下降到7.1%。
当前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国际油价攀升对中国国内价格体制和相关企业的考验。
中国石油价格主要由政府行政主导制订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再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区间内制订最终零售价格。目前,这种复合定价方式已造成严重的价格扭曲。
一是国内炼油厂不能实现产能最大化,成品油大量外销而国内油品却供应不足。据海关1—5月份统计,成品油进口1275万吨,平均单价为278.7美元,同比下降20.6%,而出口达到640万吨,平均单价却有409.8美元,同比上升53.1%。二是利润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上游行业集中,下游加工制造行业却因市场竞争或政府限价,无法进行价格传导,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损。2003年11月以来,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差距一直保持在4个百分点以上,由此造成工业品出厂实际价格收缩。结果虽然工业增加值增长维持在16%的高位,企业效益却出现明显分化,相当一部分下游企业陷入“悲惨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又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6266亿元,增长19.1%,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2.5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除了新增利润最多的石油开采、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矿之外,化纤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材行业、电力行业、电子通信行业的利润都有所下降,有的下降了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加了59.3%。
显然,上游国有垄断企业并没有起到平抑价格与保证持续供给的作用,导致国内资源和收入的低效分配,恶化了多数企业的经营环境。如不及时改变这种局面,实行市场开放,将很难隔离国际石油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对国内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
汇率机制变革试探性开始
中国的汇率机制在十一年之后终于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调整,目的在于建立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们最担心的仍然是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其实2%的汇率调整,出口成本大约平均上升0.3%,对出口影响微乎其微。相比之下,改变人民币汇率机制比单纯地调整汇率意义更为深远,如降低了货币对冲的压力,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已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其中相当部分的储备来自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入,为维持人民币对美元固定汇率,央行频繁地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给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带来诸多问题,也部分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据统计,上半年,通过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7616亿元,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达到10000亿元,全部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基础货币2384亿元。期间,共发行68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13580亿元,截至6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16630亿元,比年初增加6888亿元。在顶住了贸易和资本顺差,“热钱”涌入带来的通胀压力之后,今后政策导向应更关注拉动国内需求和银行改革等更为紧要的问题。
汇率新机制降低了人民币低估的程度,利于国外资本品和高新技术的进口,对中国加快产业升级是一个难得的时机。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引进外资制度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中国经济也在经历生产效率越高,劳动力成本反而越低,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恶性循环。从先行国家的历史看,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大国,仅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很难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此必须适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可能成为历史契机。即使FDI有所波动,出口受到一定冲击,以国内较高的储蓄率(本月居民储蓄同比增长了17%)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仍具有推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条件。
三点政策建议
根据对上述经济运行的分析,提出三点针对性政策建议:
——根据中国加入WTO协定,到2006年底中国才完全开放成品油市场,这意味着石油业的改革道路依然漫长,但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政府需要针对当前石油上下游苦乐不均的情况,采取措施。
——政府要通过防止经济下滑来防范不良资产的上升。银监会数据显示,6月末,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759.4亿元,比年初减少5550.7亿元,而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仅中国工商银行就剥离了7050亿元的不良资产,这意味着不良资产实际是增加的。随着宏观调控软着陆,经济增长将放缓,而生产资料价格可能居高不下,由此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最终是商业银行承担了上一轮经济转轨的成本,又要承担本轮经济波动的成本。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的困境,除了要大力推进银行业机构改革,继续深化不良贷款的监管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调控好实体经济的发展,防止经济下滑。
——此次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影响,在短期内会有很多不确定性,长期而言肯定是一个向下的影响。因此,在汇率这样的价格手段使用后,非价格宏观紧缩手段应适时放松,如银监会在信贷投放的管理上应该有所放松,政府对于房地产等行业的打压也要有所放松。只有通过价格调控和非价格调控的松紧搭配,中国经济才能防范下滑真的出现,保持持续增长的格局。(时间:2005-8-23 来源:中证网 作者:赵晓 陈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