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将使中国净出口遭受损失,可能引发巨大的就业危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比1的心理关口
在5月15日被攻破以来,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并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各种猜测。
认为人民币不妨选择强势货币战略,获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的论点开始上升。
货币的强弱选择是国家战略选择,与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美国这样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强势货币有利于资金的流入、维护其金融优势,因此是合理的长期战略选择。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增长动力依赖出口、新增就业靠加工出口拉动的国家,弱势货币才是长期合理的战略选择。
一国货币长期升值,是该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的结果,当年德国和日本的情况都是这样。目前,人民币虽面临较大升值压力,但全面分析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人民币距离长期稳定升值应当还有较大差距。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突破18万亿人民币大关、人均GDP保持9.9%以上的良好增长势头,但是我国人均GDP总量仍属于低收入国家水平:2005年中国人均GDP仅1700美元,世界排名100名以后,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序列里也算不上佼佼者。这些基本事实说明,中国的情况非常特殊,经济与社会发展严重不均衡。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要在总量、人均、效益多基本面都跨过发达国家的“门槛”,至少还要数十年的艰辛拼搏,因此,仅以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支撑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的理由并不充足。
当前我们面临历史上最为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出口部门对于新增就业的贡献最为重要,这决定着汇率不可大幅升值。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很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纷纷来我国直接投资设厂或实行跨国外包。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进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59%,实现的顺差占中国总顺差的56%,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41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全部出口部门创造的新增就业可能高达200万以上,是我国解决就业困境的最主要依托。在这种根本国情和比较优势下,如果人民币短期大幅升值,将使中国净出口遭受损失,可能引发巨大的就业危机,危及社会稳定。
中国的汇率升值趋势是在目前畸形的结构下出现的,带有虚假性,并且汇率升值不能代替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体制等根本性问题的解决。例如,中国的外汇需求在目前的管制体制下实际上是被严重压抑的,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存在着虚假成分。又如,中国一直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债务,隐性的或有形的债务,比如社会保障导致的政府负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一种有风险的增长,无法真正支撑本币升值。汇率政策只是一个总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领域和地区经济过热问题,但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单纯依靠汇率政策。
上述分析表明,人民币汇改后的升值未必是持续升值的先兆,更不意味着人民币从弱势货币转为强势货币是国家的正确战略选择。恰恰相反,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及就业压力,弱势人民币的选择仍将是中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经济与中国经济主要表现出互补性,而不是竞争性,弱势人民币对美国其实也是有利的,可以保证美国从中国获得最便宜的进口品,同时也获得大量的“中国美元”来支撑其强势金融。所以,人民币保持平稳甚至保持弱势货币的选择,而不是大幅升值,将是现实与可行的战略选择。(时间:2006-7-12 作者:赵晓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阳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