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企业成长的战略地图
2005-10-23 15:03:00
 

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后发型企业。所谓后发型企业是指当它向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时,市场上已存在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已有其它企业先于它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后者相应地称为“先发型企业”或“市场先入者/先行者”。

由于市场范围的层次性,我们可将后发型企业进一步细分为“相对后发企业”和“绝对后发企业”。以中国企业为例,当某企业向中国市场推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时,如果这类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是首次出现的,则称为“相对后发企业”。否则,就称为“绝对后发企业”。

虽然后发与先发企业的划分标准是进入市场的时间先后顺序,但这两类企业如果要取得持久性的领先地位,在战略思路和模式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征。揭示这两类企业战略上的共性和个性,对中国企业学习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成长      为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遗憾的是,我们所看的和听到的企业成长战略理论和案例,很少有从先发与后发的视角来说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在此,我们以中国市场为一个分析层面,把企业分为两大类型:相对先发和绝对后发,从战略思路和模式角度提出后发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指出其可能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最终构成一幅较完整的“后发企业的战略地图”,供大家共同探讨。

 

后发企业同样有机会取得领先地位

先入者优势理论曾一度成为西方企业研究的主流思想,它认为:市场先入,或者说市场进入次序,是取得持久性市场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因。简单地说,就是“最先进入市场要比以更好的产品晚进入好”,这被里斯和特劳特总结为“永恒不变的第一市场规律”。

其实不然,杰勒德?J?特列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市场先入对于持久性的市场主导地位,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在其研究的样本企业中,64%的市场先入者最终失败,先入者平均只有6%的市场份额,只有9%的先入者是当今的市场主导者,持久性市场主导者极少是先入者。(详见《野心与愿景----市场后入者的成功策略》,中信出版社,2003

上述结论虽然是以西方企业(主要是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出的,但我们结合中国企业20多年来的成长历史,是可以接受的(例如中国的电视机、个人电脑等先入者们,现在在哪里呢?)。这表明,后发企业同样有机会取得持久性市场主导地位(即领先地位)。这项研究揭示了取得持久性市场主导地位的原因是愿景(独特的见解、服务于大众市场)和野心(坚持不懈、不断创新、资金保障和合理配置资产)。但它没有分阶段地揭示后发企业的战略选择与转型,使其对后发企业成长实践的指导作用大为降低。

对中国企业而言,上述研究结论可大大增加其成长为全国乃至国际领先企业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要在目标市场上取得持久性的领先地位,应该重视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与转型。

战略选择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决策。由于重视的因素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战略选择理论和方法,本文也是如此(也只能如此,这就是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之一。)。提请企业高管注意的是:你所做的战略选择,不能局限于某种理论和方法,而要综合运用不同视角和重视因素的战略选择理论和方法,因为现实中的战略选择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不仅如此,你还需要充分地运用自己商业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你的战略智慧。

 

后发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关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的观点和模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学者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个从管理视角提出的企业成长阶段,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加说明。

思科公司前首席运营官凯文?肯尼迪和美国著名管理顾问玛丽?摩尔在《持续领先》一书中,从企业面临的复杂性视角,把企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第1阶段(单一产品、单一市场)、第2阶段(新产品、新增细分市场、渠道扩张)、第3阶段(多产品线、新市场、全球配送)和第4阶段(多元业务、跨国企业)。并针对每个阶段,指出了它们面临的不同挑战和失败的威胁,进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涉及到战略因素的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既没有对企业的先发与后发特性加以区别,又没有考虑到企业市场地位的层次性,从而降低了其理论方案的指导作用。

我们从企业创业之初的市场状况出发,把企业分为相对后发和绝对后发两大类型;再从企业市场地位出发,将企业成长划分为三大阶段:创业阶段(从创业之日起至取得市场影响地位)、发展阶段(从市场影响地位到取得市场主导地位)和领先阶段(取得市场主导地位之后)。

所谓创业,是指企业创办之初或企业向新市场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影响地位是指企业在其目标市场中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但并没有达到主导市场的实力和地位;市场主导地位是指企业在其目标市场上,无论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从品牌影响力,均位于前三甲的地位,也可称为领先地位。

 

上述企业成长的阶段性是由企业所处的环境(宏观、行业、竞争)及变化,企业自身所采取的战略及转型和企业自身能力的形成、提高及储备三者所共同决定的。我们集中探讨的是,在上述三个不同的阶段,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战略。

 

创业阶段的战略选择

创业阶段的相对后发企业首选战略是“模仿战略”。

李东升先生根据本人的商业实践,针对后发企业总结出“率先模仿”是有效的战略,遭致不少人的误解(详见《北大商业评论》,20055月)。依我们看来,模仿战略是相对后发企业在创业阶段的首选战略。以李东升创办嘉德拍卖行为例,当时中国并没有拍卖行业,嘉德是第一家。也就是说,从国际角度看,嘉德是后发者,而从中国角度来,嘉德又是先行者。这种状况下的嘉德是一个相对后发企业,其战略选择就是找到世界上“最好的葫芦”,在中国本土这个空白市场中进行“复制”。由于相对后发企业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地市场是第一家,这就是“创新”。

许多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中国市场率先引进外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成功率较高,至少可以“挖到第一桶金”。即使在中国目前市场饱和状况下,“率先模仿”战略仍然具有价值和作用。因为中国市场没有、外国企业已有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服务,还是很多的,只要有全球商业情报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可以抓住这类商机。

对某些中国企业而言,“率先模仿”战略还可以运用到本省地市场中。有些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某地市场己有,但在企业所在的县、市、省并没有。这时,也可以把中国“最好的葫芦”画到当地的空白市场中。

李东升先生总结的“率先模仿”四大要领值得相对后发企业借鉴:第一,视觉敏锐,善于发现;第二,把握时机,率先模仿;第三,寻找标杆,找世界上最好的模仿;第四,超越模仿,实现创新。

创业阶段的绝对后发企业首选战略是“利基战略”。

与相对后发企业不同,绝对后发企业创业时,其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中国市场,而且在当地市场已有相同或类似的产品。这时的首选战略是“利基战略”,因为竞争对手早你而存在,实力一般也远大于你,你的资源有限,经验不足,只能集中资源和能力于某个狭窄的产品领域(详见《北大商业评论》,2004年第四辑)。

我们总结的利基企业若干特点应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狭小的产品领域,宽广的地域市场,长期、执着的追求,多种途径建壁垒,不断改进常创新,稳定的企业首脑等。

中国的万向集团是利基战略成功的典型。鲁冠球在1979年断然放弃已延续近十年的多元化经营,选中一个利基市场(汽车零部件—万向节),并集中全部资源投入其中,是一次极富远见的战略决策,奠定了万向集团今日成功的基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中国市场里,万向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狠抓产品质量和营销,只用4年时间就打败了众多国有企业,在万向节市场的占有率达25%而成为中国第一。又用了8年左右的时间,使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占稳了首位后向国际市场扩张;再用8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在万向节的全球市场中成为老大。

 

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在发展与领先阶段,相对后发与绝对后发不再是战略选择的因素。发展阶段的关键战略问题是如何从市场影响地位走向市场主导地位。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主要有三类战略可供选择和使用:第一类是“蓝海战略”,第二类是“柔道战略”,第三类是“弱者战略”。这三类战略有共同的核心内容,也有不同的角度和重点。企业实际选择和使用时,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重新排列和组合。

蓝海战略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提出的(详见《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与红海战略相比较,蓝海战略具有以下特点(表1):

1: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比较

蓝海战略的第一步是找到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出某项业务的竞争要素,例如葡萄酒业务的竞争要素包括价格、酒品宣传中使用酿酒工艺术语并罗列奖项、高投入的市场营销、陈酿质量、葡萄酒的名声和历史渊源、品味的复杂性和酒的种类等,航空服务业务的竞争要素包括价格、餐饮、候机室、可供选择的座舱等级、中转枢纽、友好服务、速度和频繁的点对点直航起飞班次等。

第二步是画出战略布局图,针对上述选定的竞争要素,调查主要竞争对手的状况,然后画出战略布局图。见图1和图2

1:黄尾葡萄酒的战略布局图

 

2: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布局图

 

 

第三步制定自己的战略。从顾客价值和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上述竞争要素,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哪些被业界认定为理所当然的要素需要剔除?(2)哪些要素的含量应该被减少到业界标准以下?(3)哪些要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到业界标准以上?(4)哪些业界从未有过的要素需要创造?

将上述四个问题的答案绘制在战略布局图中,即可形成自独具特色的战略。

 

柔道战略是由哈佛商学院大卫?尤费和玛丽?夸克提出的小公司战胜大公司的秘密(详见《柔道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其含义是指避其锋芒,放弃硬碰硬的思维模式;在竞争中遵循移动、平衡和杠杆借力三大原则。

什么样的企业适用柔道战略呢?你是一个对抗强大竞争对手的弱小点;你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竞争者,正要进入一个可能被强大对手占据的领域;不论实力差异如何,你有能力(速度、灵活性和创造力)去打败对手。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柔道战略呢?应付竞争是你首要的战略重点时;竞争对手具有力量和规模优势时;面对面的竞争不可胜获胜时。

如何掌握柔道战略的三大原则?(1)移动原则的核心是让自己处于最佳位置,为即将开始的战斗作好准备。其目的是延缓直接对抗的时间。主要有三种技巧:避免引发攻击(小狗策略),界定竞争的领域,全力追求快速发展。(2)平衡原则的核心在于学会利用竞争者的进攻并将它引向别处,其目标是在避免陷入纯粹实力对抗的情况下,牵制住竞争对手。主要有三种技巧:抓住对手,避免针锋相对,推拉制衡。(3)杠杆借力原则的关键是在于找出对手最珍视的东西,然后迫使他在毁掉这些东西和对你的进攻进行反击之间做出选择。主要有三个技巧:利用对手的资产,利用对手的合作伙伴,利用对手的竞争者。

 

弱者战略来源于蓝彻斯特战略,日本学者矢野新一将其运用到企业销售战略中(详见《弱者vs强者战略—弱者的战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是指第二大企业以下的企业可选择的战略。主要内容包括:

1)差别化战略:所提供的商品和经营方式与同业有所区别,这是弱者的基本战略。差别化就是要拥有和对方不同的特点,考虑到竞争环境是变化的,所以必须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差别化的主要种类包括:产品差别化、商品差别化、服务差别化、渠道差别化等。

2)局地战:缩小交战的范围,即在限定范围内作战。对弱者而言,应先找出可能致胜的地方,再将资源集中于这一点上,创造佳绩。主要有两种策略:一是在局地性市场竞争,所谓局地性市场是指岛屿、盆地及偏远的港口等,在过去和现在,和周围的地区毫无关系的独立市场皆属于这种情况。例如长虹作为中国彩电业的后来者,首先采取“根据地”战略,占领四川市场。二是制造局地战状态,即将市场分类和细分,然后再选定某一市场竞争。细分的方式依次为:地域、商品和顾客。值得提及的是弱者必须将顾客的年龄层定位于年青一代,例如招商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的后来者和弱者,将客户定位于城市白领阶层,借助于技术领先优势,获取了中国金融服务的市场地位。

3)个个击破,也称为“一对一”战略,这是弱者在面临强敌之下的求生之道,让弱者在商业竞争中有致胜的机会。例如:新加入某公司独占的市场(地域、商圈);新开拓原受某公司独占的顾客;以和某公司相互竞争的市场(商圈、地域、商品)或顾客为重点。

4)接近战,商业竞争主要在于争取顾客,越接近顾客的一方就越占优势。主要策略有: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巩固势力范围(本公司及分支机构周围地区),与顾客建立良好、诚信的人际关系等。

5)重点攻击,也称一点集中主义。首先根据市场规模、成长性和竞争状况决定重点,然后集中资源于这一点中。主要策略有:一是地域集中,获胜可能性大的地域是容易成为第一的地域,以及竞争对手死角地域;二是商品集中,一定要选择容易致胜的商品;三是顾客集中,在细分时,应重视依价值观的不同来分类。

 

领先阶段的战略选择

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已取得市场主导地位,拥有核心业务和能力,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这种地位,形成可持久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类战略可供选择和使用:第一类是“依核心扩张”战略,第二类是“前三位”战略,第三类是“强者战略”。

美国学者克里斯?祖克在《从核心扩张》(中信出版社,2004年)一书中阐述这类战略的思路和主要模式。该书集中探讨了以下问题:企业如何以核心业务为基础向相邻领域进行扩张,并确保扩张行动能够盈利,同时保证这些扩张战略对增强、保卫抑或是重新定义自己的核心业务等战略目标产生正面的影响。

从核心扩张主要有6种模式(见图3): 

3:从核心放射出的扩张形式 

1)产品扩张,针对主要客户销售新产品和服务,最常见且潜力最高的方式。例如IBM公司针对计算机硬件的客户创造了IBM全球服务,并占有全公司40%的规模。

2)地理扩张,由于企业一向低估其复杂性,因此进入新地域是一种成功率低于平均水平的扩张战略。

3)价值链扩张,沿着价值链上下移动,进入一项全新的业务领域,是扩张战略中最困难的一种形式。

4)渠道扩张,如果成功的话,新渠道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否则,就会变成真正的“滑铁卢事件”。戴尔电脑1993年进入大众零售渠道,造成价格、生产流程、营销与销售的大地震,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亏损(3600万美元)。

5)消费群体,改变一项己成功的产品和技术,进入一个全新的细分消费群体,是许多公司采取的主要扩张战略。

6)新业务扩张,重新定义强大的核心业务,再建造一个新业务,是最罕见也是最难以抽身的扩张战略。

企业要取得持续盈利性增长或保持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要点是:第一以强大的核心业务为基础,进行一系列超越核心的扩张计划;第二找到可重复的扩张模式,并在重复的增长行动中,获得高盈利与竞争效益;第三扩张模式必须建立在对客户行为独特与深入的洞察上,可以重复应用到不同产品、市场与环境。

 

美国学者杰格迪什?谢斯等在《3法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一书中指出:自然发生的竞争力量—如果在没有过度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运行的话—将在几乎所有成熟市场中创造一个相同的市场结构。其中,3个最主要的企业以多种方式彼此竞争,提供许多范围广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为大多数重要的细分市场提供服务。这三家企业是该市场中的“三巨头”或“前三位”。处于这种位置的企业,其战略要点如下:

第一名公司的战略:做一个创新产品的“快速跟随者”;力争采用行业标准;通过单一的或两个全球品牌进行世界级的营销活动和广告宣传;使用多种分销渠道;重视低成本和产品差异化,更多地关注销量而不是毛利润;培育市场;避免思维定势等。

第二名公司的战略有两类:一类是普遍适用的,包括从事富有成效的营销活动,重视价值,缩小与第一名公司之间效率上的差距;另一类是依据不同市场情况而选择使用的,包括克隆领导者—但是要做得非常巧妙,推翻领导者,向市场领导者提出挑战,通过市场细分达到和领导者共存的目的。

第三名公司的战略:创新和差别化;在最好的机会上集中使用资源;运用游击营销策略;适度冒险;提升垂直合作关系;寻求水平合作等。

 

与弱者战略相对应,蓝彻斯特战略中的“强者战略”主要有以下战略形式:

1)追随战,弱者的战略以攻击为重心,强者的战略则以防守为重心,防守的主要目的是让对手无法进攻。当弱者采用差别化战略时,强者应战时也应追随弱者,由于强者总体实力强,具有压倒性优势,可化解弱者差别化的效果。只要弱者稍有动静,立即以强大攻击力予以封杀,强者一再运用追随战略,最后会令弱者放弃竞争。因此,强者的情报能力至关重要。

2)广域战,针对弱者的局地战,强者应在广泛的地区中竞争,不限定战场且尽可能扩大竞争区域,使弱者无法展开局地战。主要策略有:在受中心地区影响大的地区竞争,在开放地域和特定地域竞争,攻击被动性顾客,制造多功能商品等。

3)效率战,以提高营运效率为核心。主要策略有:扩大产品线;充实商品的种类,加强商品的陈列;让代理店之间互相竞争;让本公司的营业据点、商店互相竞争。

4)距离战,针对弱者的接近战,强者则应保持距离来应对,静观战局以发挥强大战力。在“争取到顾客才算获胜”的今天,应将距离战、接近战综合运用才对。

5)总合战,针对弱者的重点集中战,强者则应动员全部资源参与竞争,以量取胜。

 

后发企业成长的战略地图

将上述后发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相结合,我们可绘制出后发企业成长的战略地图如下(见图4):

4:后发企业成长的战略地图 

为使大家更有效地使用这个战略地图,我们再做一些必要的说明:

首先,明确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是创业阶段,还是发展阶段,还是领先阶段?要注意的是,上述阶段划分是与你所定义的目标市场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目标市场的范围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阶段划分。例如,如果以本省为目标市场,你的企业可属于领先阶段。但如果以中国为目标市场,则你的企业可能属于发展阶段或创业阶段。

第二,一旦确定你的企业处于某个阶段,你可在上述战略地图中寻找可供选择和使用的战略。要注意的是,这些战略仅是一般性的战略框架。具体选择时,你还必须结合本企业的历史特点、业务特性、市场环境和资源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三,一旦选定某个战略框架,应以该战略为主导,同时也不应排斥其它战略。理想的状态是:针对本企业的战略目标、市场环境和资源能力,形成一个某战略为主导的、相关战略为辅的战略体系。

第四,一旦形成自己的战略体系,还应该将其进行分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具体化为战略行动计划。

 

本文系与柯银斌合著

 
 
  • 标签:企业 后发型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