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的思考
2021/1/15 16:13:00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未来5年乃至15年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站在“开局之年”这个关键时点,财税如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点有哪些?围绕上述有关问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接受中国税务杂志社记者专访。

01

“十三五”时期财税政策积极有为

《中国税务》记者:“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期间,财税改革走出了怎样的脉络轨迹?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尚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前后相续、有机衔接。过去5年,财税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成效显著,为“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政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现实需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增加赤字规模,明确释放积极信号,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二是落实减税降费,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十三五”时期新增的减税降费累计达7.6万亿元左右,特别是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达到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拉动全年GDP增长约0.8个百分点;三是扩大政府投资,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四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六保”资金需求;五是加强预算平衡,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产,增加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减收影响。

税收领域,税收法定原则加快落实,18个税种中已有11个税种完成立法,其他税种立法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增值税从全面推开营改增,到简并税率档次、降低税率水平,到实施留抵退税制度,再到启动立法工作,年年深化、步步推进,基本建立顺应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增值税制度;个人所得税改革分三步平稳落地,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从正式提出到最终落地,历时25年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在我国成功建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人税收管理服务新路子,为经济社会领域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环保费改税、资源税改革等各项税制改革不断探索,包括税收收入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的现代税制体系取得进展,税收调节作用有所体现。

总体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财税改革的思路不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着眼于对财税体制的系统性重构。“十三五”期间,财税改革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服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在现有条件下,发挥了财税在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0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税务》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何更好地理解这一表述?

刘尚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出现了一些新提法,比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民生福祉,等等,实质上都是围绕人的发展来考虑问题的,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从纵向历史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从物质现代化、制度(治理)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的不同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指的是物质的现代化,在物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短缺,民穷国弱的情况下,物质的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现代化不断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当说,物质现代化的完成实现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制度现代化,也就是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制度的现代化作了更加完整的部署,通过制度的现代化来促进物质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平等发展,包含的就是人的现代化。

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作为目标,物质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就会失去方向。人的现代化,意味着不能再单纯依靠自然资源、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来实现发展,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创新。要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让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发挥更大作用。要通过国民素质(包括健康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普遍提升,给“创新”打下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发展的方式和目的高度统一。

《中国税务》记者:现代化从一个维度转向多维度,以及现代化核心从物质转向人,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改革思路和逻辑?

刘尚希:这意味着我们要跳出原有的只从物质现代化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要从过去的“增长逻辑”转向“发展逻辑”。“增长逻辑”是单一维度的,主要是讲GDP的体量、规模、速度。“发展逻辑”不仅要讲规模、速度,还要讲质量、结构、效益、安全;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无论物质的现代化还是制度(治理)的现代化,最终都要落到人的现代化上。过去,我们的发展是通过物质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再落到物质的发展,把物质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现在的发展则是从人的发展到物质的发展,再到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劳动力与投资、消费等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手段或途径,人的作用更多地被看作是生产要素,是被动的和既定的。现在,一切以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来考虑,更强调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03

财税改革的关键词:现代化、防风险和数字化

《中国税务》记者: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财税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点有哪些?

刘尚希:“十四五”位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看,经济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大机遇、大风险和大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财税改革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四个全面”,从字面上看,只是改了一个“全面”,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实际上是有整体变化的:“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目标发生了变化,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那么,另外“三个全面”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手段也自然会有变化。我以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关键词就是现代化。值得注意的是,如前面所说,我国现代化的核心和侧重点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从物到人的转变。新时期“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等等。

二是防风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正进入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面临发展新阶段,财税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更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防范和化解风险,增强发展的确定性。因此,如何把各种不确定性转化为发展的确定性,将成为构建现代化财税体制的一个思路和考量。财税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防范化解公共风险,把国家发展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三是数字化。随着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财税体制的系统性重构变得越来越迫切。经济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数字经济不再是某一两个行业的数字化,而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现有的税收制度,包括税收收入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制度。从中长期看,从工业革命向数字革命的转变,意味着税收制度的深刻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税收征管防范风险的水平,还可为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有价值信息。数字时代,财税改革大有可为。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