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基本平稳。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6%,夏粮夏油获得较好收成,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出现恢复性上升,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同时,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中央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进入二季度以来,宏观调控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投资拉动效应迅速减弱,经济回升势头受到抑制,宏观运行的通货紧缩特征已逐步显现。中国通货紧缩具有明显的“引入型”特征,是世界性通货紧缩在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反映。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已上升为一项战略决策:在经济短期运行的层面上,必须充分运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有效刺激国内需求,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在经济长期发展的层面上,必须在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宏观调控赢得的宝贵时间,及时调整和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协调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推动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宏观运行的通货紧缩特征逐步显现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造成投资机会减少和边际收益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经济过程。尽管我国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恶性通货紧缩,但在1997-1998年的宏观运行中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
依据判断标准的不同,通货紧缩可分为狭义、广义、以及更广义意义上的通货紧缩。无论以哪种标准判断,1999年上半年宏观运行已呈现出通货紧缩的特征。
(一)物价指数滑落不止
狭义通货紧缩是以价格是否全面、持续下降为判断标准。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以来连续21个月下降,今年上半年下降3.2%,比1998年末又下滑了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自1998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负增长,今年上半年下降1.8%,比1998年末再回落1个百分点。更严重的是物价并没有止跌的迹象,在物价指数中权重高达50%左右的食品价格降幅较大,今年上半年下跌了5.5%,比1998年末又下跌2.3个百分点,下半年食品价格回升将受到农业丰收和一些粮棉产品价格调整的抑制,从而决定了总物价指数继续下滑的走势。
特别是作为经济景气先行指标的生产资料价格,从1996年4月以来已近40个月连续绝对下降,今年5月末下降7.5%,比1998年末又2.9个百分点。生产资料连续大幅下滑表明宏观经济并未真正启动,宏观运行仍处于下降通道。
(二)金融收缩趋势未改
广义通货紧缩是以物价指数价格与货币供给量同时持续下降为判断依据。尽管今年上半年各层次货币均有所增长,其中M2增长17.7%,M1增长14.9%,但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M225%以上的平均增长水平相比明显偏低,金融收缩的趋势并未改变。从近年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看(见表),在增发1000亿元国债和银行配套1000资金的背景下,今年5月末M2的增长率曾落至13.3%,达到了历史低点,今年6月末的M2增长速度也仅略高于各年的最低值;M1与M2的状况类似,今年6月末的增长速度为各年的次低点。从货币的流动性看,今年上半年第七次降息和股市井喷式行情,也没有根本改善货币的流通性,今年上半年M1/M2为34.9%,同样落至了历史的最低点。
金融收缩也反映在银行存贷款的对比状况。今年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存款大于贷款2913.19亿元,存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倍。其中最突出的是居民储蓄超常增长,在大幅降息之后,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仍新增5804.68亿元,比去年同时增长39.6%。庞大的金融资产以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持有国债等形式滞留在银行体内,无法投入实质生产环节。贷款的期限结构又是一种衡量金融伸缩的指标,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比重正常年份一般在3.5:1左右,今年上半年贷款期限比重下降至2:1,表明贷款的增长主要是用于投资,而未能引起现行生产的全面活跃。
表: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及贷款期限结构
(三)经济回升势头趋缓
更广义的通货紧缩是以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三个指标同时持续下降为通货紧缩标准。1999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分别低于1999年7.8%和今年一季度8.3%的GDP增长速度,经济回升势头减缓。从分季度走势看,经济趋缓的特征更明显:1998年四季度GDP增长率为9.6%,今年一季度则降至8.3%,二季度进一步降至7.1%,GDP增长速度平均每季下降0.8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二个季度回落幅度达1.2个百分点,季度间落差之大是近几年少见的。
从同比速度看今年二季度7.1%的GDP增长速度并未回落,因为它仍快于去年同期6.8%的增长水平。但应注意的是1998年第二季度6.8%的增长率是1992年以来各季GDP增长的最低点,而今年二季度在此最低基数上仅增长7.1%,仅略高于去年同期增长水平,成为1992年以来各季GDP增长的次低点。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回落的主要部门是二次产业,工业增加值由1998年四季度增长11.9%,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10.1%,二季度又降至9%,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平均每季下降1.5个百分点。
表:各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四)投资拉动效应减弱
在通货紧缩特征逐步显现的时候,1999年固定资产投资却未能延续1998年下半年的上升势头,而出现了明显回落。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集体个人投资)增长仍较正常,同比增长为22.7%,高于1998年19.6%的全年增长水平,但进入二季度后,投资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快速下滑至15.1%,三个月降了7.6个百分点,上半年每月的平均跌幅也达到了2.6个百分点,1998年扩大内需政策效应未能如期持续至1999年下半年。
此次加大财政投资的宏观政策明显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增发国债及对应银行配套资金中,三分之二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地区,这是建国以来少有的现象。1998年西部地区投资增长速度为31.2%,分别高出东、中部地区14.9和16.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3.3%,又分别比东、中部地区快11.1和6.7个百分点。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及项目回报较低,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缩短了投资的拉动效应。根本性问题还在于政府投资并未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的增长,1998年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1.0%,1999年上半年的增长也只有5.7%,比国有及其它投资的同期增长分别低18.6和9.4个百分点。
面对以上逐步显现的通货紧缩特征,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研究成果已有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1)阶段论。认为中国经济已实现了由短缺向剩余的飞跃,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居民储蓄将经历较长的积累期,从而完成由千元级消费(耐用消费品)向十万元级消费(住宅、汽车)消费的升级,储蓄积累过程在短期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2)体制论。认为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重复建设、经济同构是经济过剩的主要原因;国企体制改革滞后造成了产品积压、效率低下;管理体制不协调也使一些政策相互抵消,影响了扩大内需的效果。(3)预期论。今后几年城市居民将面临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农民还要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现状,造成了支出预期加大,收入预期减小,限制了城乡消费增长;而物价持续走低,使企业投资的收益预期下降,影响了投资的增长。以上研究成果揭示了宏观经济运行中一些本质性问题,是研究和认识现存问题的基础。
但是,目前宏观运行中的最直接的现实性问题并没有从中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阶段论没能解释“为什么仿佛在一夜之间通货膨胀迅速逆转为通货紧缩?”;体制论无法弄清“为什么体制灵活的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生产下降幅度却比国企更大?”;预期论不可理解“为什么大力度的扩大内需政策并没有影响预期,阻止经济下滑的势头,相反通货紧缩却不断加深?”。
二.通货紧缩直接导源于外部因素冲击
1997年下半年是我国社会总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转折点,从1997年10月开始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出现了负增长,宏观运行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并在随后的20多个月中逐步显现,最终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中国通货紧缩产生和深化的20多个月,也正是世界经济经历危机、全球性通货紧缩不断加剧的时间。1997年7月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开端,到1998年8月俄罗斯爆发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由亚洲迅速扩散到拉美,再由拉美不断蔓延至欧洲,波及整个世界。时至1999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困境,全球性通货紧缩也未见缓和。
以上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国内国外经济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在实现质的飞跃之后,主要矛盾已由绝对短缺转变为相对过剩,而1992-1993年出现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又加剧了生产过剩,中国经济客观上已存在产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但是,通货紧缩由客观可能性迅速转化为现实必然性,则很大程度上是外部因素冲击的后果。当前的通货紧缩是“引入型”为主的通货紧缩。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保持20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我国抓住了八十年代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循环和国际分工,推动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也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增长与外部环境建立起相互的依存关系。正是由于由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具有较高的依存性,世界性经济危机和全球性通货紧缩即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强烈冲击,宏观运行顺乎自然地呈现出通货紧缩特征。主要判断依据如下:
1.从总量规模看,2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6%,大大超过了GDP同期9.8%的高速度。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 / GDP)各年都保持在30-44%之间。中国利用外资规模也出现迅速扩张,截至1999年5月,我国使用外资已超过2800亿美元,外需已成为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部冲击首先造成外贸出口急速下降。1998年外贸出口仅增长0.5%,比1997年大跌了20个百分点,在此下跌的基础上,1999年上半年外贸出口同比又下降4.6%。出口下降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减弱,1997年外贸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了19.2%,1998年降至5.1%,1999年上半年外资净出口仅为80亿美元,贡献率进一步降至1.8%,在7.6%的GDP增长率中影响不足0.2个百分点。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外部需求在受到冲击时,又不得不压回国内市场寻找出路,使原本严重过剩的国内市场更加萎缩。从中不难理解,“为什么仿佛在一夜之间通货膨胀迅速逆转为通货紧缩”。
2.从增长格局看,国有经济、集体个体经济和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构成三足鼎立的增长格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1993年以来的此轮调控中,外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增强,1994年-1996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466亿美元,超过了在此以前所有年份的总和。目前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我国建立了32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外部冲击导致了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8.5%,1998年增长率则降至0.5%,1999年上半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同比下降9.2%。外商直接投资下降导致了“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下降,同比增长率由1997年的30.2%降至1998年的18.3%,降幅达11.9%个百分点。这样三足鼎立增长格局发生了变化,集体工业降幅为0.9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不降反升,提高了0.6个百分点。这种对比表明,经济下滑并不完全是体制性原因,而是外商直接投资支撑作用急速减弱的结果。还应注意的是,集体乡镇企业集中于东南沿海,“三来一补”等外向加工型企业完成的出口商品交货值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8%,外部冲击造成乡镇企业亏损面和关停企业增加,也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增长。
表: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 (单位:人民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