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在重新挂钩而不仅仅是在局部脱钩
2008-1-22 9:20:00
 

  在西安举行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指出,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经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投资增长等方面可能存在部分脱钩迹象,但是从全球资金流动以及金融市场的互动角度看,可以说在不少领域又重新挂钩,特别是未来美元的汇价如果出现探底回升引发国际资本流动的转向,将是引发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国家资产价格出现大幅调整的潜在导火索之一。

  此前,一些国际投行曾发布报告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2008年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增长态势迥异、利率走势相左、汇率变化相反等,反映出“中国经济正与美国走势脱钩”。不过,针对这种说法,巴曙松博士认为,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因为实际上我国经济正在用新的方式与美国挂钩。

  巴曙松博士指出,近几年中国粮食连续丰收,但是2007年国内粮价反而大幅上涨,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正是因为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能源政策的直接影响。巴曙松博士分析称,近年来欧美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消耗了大量玉米等,玉米消耗的大幅上升直接推高了粮食的需求,同事也带高了饲料价格等的上涨,从而推动粮价升高,并进一步刺激了肉价等的上涨;目前,美国只有数十个生物能源企业参与这一进程,未来美国还有200多个生物能源企业准备投产,对于玉米等的需求会更大,因此,粮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供求关系问题,也不仅仅是短期因素,因其涉及到全球的能源策略和能源构成问题,故此当前我国对价格的行政管制有利于稳定短期的市场预期,避免价格大起大落,但是从中长期看,还需要综合把握粮食战略、能源战略。

  巴曙松博士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只出现过两次,最近一次便是2003年至今,及时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当前美国正处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中,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需求的降低,从而进一步导致部分前几年以出口为目标市场的产能扩张过快的行业出现可能的产能结构性过剩。巴曙松博士认为,2007年以来采取的一系列紧缩措施产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注意到外部经济的回落,以及目前正在采取的管制措施,将形成紧缩效应的叠加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对调控力度的把握十分重要,避免对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

  从货币政策来看,巴曙松博士认为,复杂的经济联系正使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有着非常深刻的相互影响。巴曙松博士指出,美国已进入持续降息的周期,此举将导致美元贬值,客观上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在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加息的空间。而在当前特定的渐进升值策略下,渐进的人民币升值步伐成为国内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如果物价继续上扬,运用利率手段进行紧缩的空间在缩小,客观上会更为依赖对冲政策、汇率政策。

  巴曙松博士认为,近年国内股票价格上涨固然有股权分置改革、金融改革成功等方面的原因,但从国际范围来看,跟美元的贬值有着直接的关系。巴曙松博士指出,美元是国际主要的储备货币,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轨迹看,美元汇价的走势直接主导了全球资金的流向;2003年以来,美元汇价的大幅贬值导致大量资本重新流入亚洲,导致了亚洲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因此,若美元汇价未来探底回升,引发国际资本的回流,则亚洲国家的资产价格可能出现剧烈调整。

  巴曙松博士提醒投资者,在这个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要用全球化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和评估我们的金融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策略,并把它放到全球经济波动的范围内进行思考。(来源:全景网  陆泽洪)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