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短用长,挪用资金,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是问题吗?”经济学家巴曙松在评价一年来德隆、格林柯尔等大型民企溃败时说,我国现行金融体制的缺陷也是造成这些企业违规操作的原因。
巴曙松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今年上半年他牵头发起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上系族式民营企业溃败的金融因素。在由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在浙江省长兴县举行的一场浙商国际财经论坛上,他表示,仅仅对这些失败者进行道德上的谴责是不够的,如果不反省其中的金融因素,就无法促进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金融体制的安全。
巴曙松分析说,这些溃败的企业采取了“内部模拟金融市场”的办法,通过能贷到款的项目融资,然后经过内部运作转移到其他项目,或者从主业中抽取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这种办法是违反公司法规定的,但是许多民营企业都在这样操作,原因就是民企的融资渠道太狭窄了。”
巴曙松说,当前企业的融资渠道非常单一,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渠道不通畅,股市发挥不了融资功能,也缺少像长期风险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和私募基金之类的资金来源。而我国的银行业习惯于贷款给大企业、大项目,民企融资难度非常之大。“民企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他们喜欢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挪用资金,这些资金都是短期贷款,但用途是长期运作,这就绷紧了企业的资金链。”
巴曙松同时表示,由于民营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难度很大,因此它们就会转向非正规融资,这就导致了金融体系对民企扩张时的风险预警不够。“它们都是转向民间进行非正规融资,这是国家金融体系难以监管和统计的,所以银行只能到局面无法收拾时才来收拾局面。”
民企自身盲目的多元化也助长了自身的金融风险。巴曙松说,一些企业从主业抽取资金,投入到新行业中,这不利于主业发展,而且新的行业也没有相应的利润回报,成为资金消耗者,导致资金链越绷越紧。他提醒说,企业不宜盲目搞多元化战略,并购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后续整合。(时间:2005-9-16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