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此次集体学习的内容为世界金融形势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继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高层视角再次聚焦于金融领域。究其深意可以发现,决策层已经清醒认识到:金融已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在此形势下,学习如何在全球金融变动中稳健应对金融竞争与安全挑战,势在必行。为此,本报就当前的国际和国内金融形势等问题采访了参与此次学习讲解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所长巴曙松博士
主持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一种观点认为,无论是这一次的次按危机,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都主要是因为中国保护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金融开放程度不高所致,那么,从金融安全的角度看,是否意味着管制越严格就越安全呢?
巴曙松: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确实日益紧密,金融的全球化对新兴市场既有挑战,但是更多的是机会,如何积极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会,把握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应当成为我们金融工作的重点。
盲目开放资本项目确实带来一些风险,这样的案例在国际范围内俯拾即是。但是,是否仅仅依靠管制就可以保证金融安全呢?我更倾向于认为,关键还是经济不存在结构性的重大失衡,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健全,金融监管有效,才是更为积极开放的金融安全观。1997年中国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虽然与资本项目开放有限相关,但是更大程度上与当时及时的宏观调控矫正了经济过热相关。
仅仅几年之前,中国的银行体系还被视为是已经技术上破产的高风险体系,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国有银行的改革,大胆推进银行的海内外上市,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外资本竞相追逐的投资对象,这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积极动态开放的金融安全观的重要经验和案例。
实际上,过分的管制同样也会积累金融风险,例如,严格的管制使得金融创新受到抑止,市场主体缺乏灵活应对市场冲击的工具,经济体系中的风险无法进行矫正和对冲,这都会加大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脆弱性。
主持人:那么,从国际经验看,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呢?
巴曙松:实际上,中国近年来卓有成效的金融改革,已经积累了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从海外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有如下经验值得关注:首先,要强调把宏观的结构性调整和提升微观主体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来积极化解经济金融体系的风险。另外,也需要 具有较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制度与司法体系、会计审计标准、征信体系、支付清算系统、反洗钱体系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等。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金融体系还需要具有较好的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能力。在遇到外部冲击时,能够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减弱外部冲击的破坏力。从许多国家和地区"危机前防范、危机时应对、危机后重组"的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积极调整威胁金融稳定的经济体系结构性失衡,努力打造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才能抵御各种内部和外部冲击,保持一国长期的金融安全。这就像是一个身体健康、体质强健的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容易被疾病侵害一样。
主持人: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总体发展状态良好,但不容忽视的是,国际金融体系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特别是近期爆发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您认为应该如何看待次按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切实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
巴曙松:近期爆发的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从大的市场背景看,持续的流动性过剩,是危机的基本导火索。因为流动性过剩,促使美国的金融机构拓展原来视为高风险的次按业务,也吸引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对冲基金以高风险的杠杆率,来投资于次按证券。同时,持续过剩的流动性带动的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扬,掩盖了美国的次按业务及其证券化中的风险,一旦房价逆转,以及流动性在市场冲击下出现突然性的紧缩,就引发了一场危机。
美国次级贷风波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加强中国按揭贷款业务的管理,各商业银行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的同时不能忽视按揭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必须警惕房价下跌之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危机;第二,加强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吸取国际经验和教训,把风险防范的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加强中国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事实上,经历了次按风波的洗礼,才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一些国际金融巨头的风险控制体系在现实面前的漏洞百出告诉我们,在风险防范问题上确实需要严格把握,不能仅仅依靠外部评级或者数量化的风险模型。
而如何把握流动性演变和发展的趋势,是当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当前的货币体系下,这种在总体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出现的突然流动性紧缩,对于新兴市场的金融政策,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这种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教唆的交替出现,对于新兴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对货币政策决策者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以次按为例,次按本是流通性过剩的产物,因为商业银行有大量资金,该贷款的已贷完了,不得不去开展中低收入或没有收入证明的客户,这些信用评分在 620 分以下的高风险客户,如果仅仅是这样,在短短三、四年间本来也不可能做到1.3 万亿的规模,因为后面还有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因为很多投资资金包装成资产证券化来推销,那么后面它怎么演变为突然性的信贷紧缩呢,就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产品具有高杠杆率的特点,如果信息披露不透明,会导致市场信心的突然转向,这样就可能形成突然性的信贷紧缩。
主持人: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中国内地居民可以通过相关渠道,直接到香港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您认为,由此引发的内地资金大量流出,会对A 股产生什么影响?投资者应该如何加强风险防范?
巴曙松:在市场乐观的气氛下,我们可能会忽视 A 股资金分流的压力。在目前整个市场估值较高的情况下,两地股价差有可能继续被拉大。H 股的新进资金前期主要是一些地下资金的合法化,将来可能更多会是增量分流的资金。现在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配套服务要跟上。内地投资者离H 股较远,缺乏国际市场经验,一旦忽略一些细节可能影响投资收益。从目前的市场氛围看,国内市场远远低估了这个开放措施可能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如果下一步可以办理业务的机构继续扩大到工行、建行等其他商业银行,内地投资者办理起来更为方便的话,这种分流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目前香港市场上对于内地上市公司的研究,一般意义来说,研究的覆盖面是有限的,这给了内地的投资者一个挖掘的机会,内地的投资者对于内地政策的走向也更为灵敏。从市场层面看,中国的投资者需要经受国际市场的洗礼,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我个人建议:第一、要熟悉新的市场环境和风险交易规则;第二、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中国企业的了解,对中国政策的了解,这是我们的优势。从政策层面,因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因素日益国际化,内地的监管者可以更为超脱一些,可以不必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走势,而是更多关注市场的制度完善以及投资者保护和市场监管。另外,两个市场的监管合作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是横跨两个市场的,会提出更多的监管方面的新课题。(时间:2007-9-5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