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按危机引发全球性危机为时尚早
2007-9-14 14:04:00
 

  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美国的此次国内债务危机也给世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如果说这次动荡甚至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事实上,从目前来看,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仍然存在,目前信贷市场秩序的重建正是一种良性的发展过程,十年前因泰铢贬值而掀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基本不会重演。

  三大因素支持全球经济良好发展

  第一,全球经济的基本面依然强劲。国际清算银行日前发表的年度报告预测,今后两年世界经济良好的发展趋势有望延续,但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可能略低于4.5%;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则再次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0074月的4.9%上调到了5.2%,该组织同时预计,日本、欧元区以及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情况都将好于原来的估计。

  第二,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动力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国家整体经济并未受到打击。一方面,这些国家普遍拥有丰厚的外汇储备,有能力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买回自己的货币,避免由于全球利率上升导致的货币危机。以中国为例,截至20076月,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3326.25亿美元,具有较强的抵御冲击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国家政府的公共债务比率都非常低,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75%的水平。因此,其他地区经济强劲增长为美国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无疑是美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有力支持因素;即便如果其出口贸易受美国拖累而导致衰退,那么可以减息或是减税以促进出口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第三,纵使全球部分金融机构对此次次按危机有曝险部位,但是总体来看,程度不高。目前,各国都有针对金融机构投资方向的监管措施。美国以外的投资次级债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受到所在国监管的影响,同时也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量,平均投资比例不会超过其海外投资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而海外投资总规模在其总资产中占比又较小,加上各国央行在此次危机及时注资以补充金融系统的流动性,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曝险部位可能对其所造成的杀伤力有限。

  总之,虽然此次次按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债券市场、流动性和资本市场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基于全球经济依然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只要相关金融机构及时加强风险管理同时相关国家的政策应对得当美国和全球经济可能出现短期的调整但是因此而陷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引发美国内经济危机也为时尚早

  这次的次级债危机的确给美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少的损害,但如果就此判断会引发美国国内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数据看,美国经济前景依然稳定、稳固,美元整体策略调整是基本态势,其中,美国制造业刚刚摆脱前一个时期的低迷状态,7月份实现连续第6个月增长。而根据美联储的预测,2007年全美GDP增长率有望维持在2.5%3%;核心通货膨胀率将维持在2%2.5%;从就业形势看,2007年头7个月,美国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13.6万个,7月份,美国失业率为4.6%,预计全年失业率将维持在4.75%,接近4%的所谓自然失业率。因此,美国经济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情况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严重。

  其次,现在的美国金融市场拥有足够的灵活性、流动性和纵深性,次级债券规模虽然扩张较快但是依然不及债券市场规模大。而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占美国房地产的比例更加有限,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美次级债发放的过程中,仅有45%的比例不能或只能提供少量收入证明和担保,而当年在这部分人中又仅有30%不能到期还款,二者综合比例不到两成,而2007年也不会再超过这个数据。因此,也许这次动荡会使一些机构和投资者遭受损失,但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长期内可能是有限的。

  再次,美国的大型投资银行为次按公司所做出的或有承诺较小。近几个月中,许多公司披露的融资交易承诺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雷曼兄弟5月份为非投资级收购所做出的或有承诺数量增长了两倍,达到439亿美元;高盛的非投资级融资承诺数量较六个月前增长25%,达到715亿美元;摩根士丹利较200611月也增长75%,达到324亿美元。但是,由于抵消因提供丰厚条件而产生的损失,这些公司的收入额一般维持在总费用的2%左右。换句话说,即便未出售债券被迫以低价发售,券商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也有限。

  最后,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将风险传播的同时,实际上也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即便是受冲击较大的对冲基金等行业也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空头头寸,这为防止危机损害的进一步下沉提供了条件。此外,从整个市场上来看,因为投资者到现在为止并不认可次按的冲击力,反而对市场依然抱有信心,所以尽管股市遭到重创,但已经开始反弹,这恰恰为投资者制造了调整盘口或止损离场的机会。当初之所以全球股市在两周之内瞬时蒸发2.66万亿美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对信贷市场信心缺失所导致股市恐慌,而高盛等投行股、金融类股作为领跌股则首当其冲,可以说股市狂跌的心理因素大于实质因素。

  当然,我们对美国经济的走向保持谨慎态度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下一步的利率政策是否会与金融市场预期相反的方向运行,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同时美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

  对中国影响有限但启示深远

  对中国来说,从短期来看,次按危机造成的直接影响较小,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购买的次级债总量也不多;然而,从长期来看,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关系比较密切,花旗银行测算显示,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如果美国经济进入衰退,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在利率和汇率政策方面,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美联储实施减息政策,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形成了抑制。从资本市场的影响看,次按风波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同时有限的QFII可能出现的套现行为,也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同时,香港与内地市场已经形成了日益密切的市场互动关系,如果香港股市在次按风波影响下大跌,也可能会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

  另外,在我国市场上也存在着低利率和局部市场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住房抵押信贷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审核的过程在有的银行也比较宽松。高企的房价也可能掩饰了购房者的信用问题和投机因素。而且,由于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大量的风险集中在商业银行中,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发生逆转,商业银行则面临的风险可能更大因为缺乏类似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广泛的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分散化的机制。 (时间:2007-9-3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