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在扩大开放的环境中谋发展,要解决外部资源稳定供给的问题,扩大国际市场的问题,提升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问题,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问题。这些都是关系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世界经济大国的发展历史,除苏联的特殊历史条件外,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仅靠国内市场实现工业化的。当其工业化巅峰时期,在全球制成品贸易的市场份额都占很大比重,英国和美国在20%以上,日本在10%以上。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征,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在比较长的时期会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提高是其逻辑的必然结果。 1996—2004年,全球GDP增长27%,出口额增长78%;同期中国GDP增长108%,出口额增长299%。2001-2004年,中国占国际市场的比重从3.9%上升到6.7%,2010年可能达到10%。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可能性,包括吸引境外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这是中国现代化难得的历史机遇。
工作的着重点是提高质量。从统计数字看,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50%,高新技术产品占28%,但许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附加值不高,而且多数产品的品牌、关键技术和销售渠道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机电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占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5%。中国出口服装85%左右是贴牌,自主品牌不到1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广义地说,包括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以及提高吸引外商投资的综合效益,改变不计土地和环境成本和过分依赖优惠政策的做法。只有实现从偏重量的扩张到注重质的提高转变,从单纯技术引进到注重消化吸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从依赖优惠政策到注重市场公平竞争转变,才能真正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来自外部的风险随经济国际化程度加深而增加,这种风险往往带有突发性,包括国际金融风险,以及在国外资产安全、资源和国际运输保障等方面的风险。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条件。
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同其他国家互利共赢中实现自身发展。伴随商品出口迅速增长、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贸易争端以及要求中国分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成本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遇到的矛盾和竞争,不仅有同发达国家的,也有同发展中国家的。这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在WTO的框架内,按照互利的原则,通过平等协商和谈判,是可以解决的。世界有识之士都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是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研究结果,1980-2000年,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4%,仅次于美国的20.7%,最近几年在进一步提高。国际上某些人往往专注于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而没有注意到: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进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进口规模仅次于美国。
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
(九)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非常明确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中国治国理念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的进步。
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所以中国各方面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的确立,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可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重视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中国所说的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单是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长期困扰着中国的几亿、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生活还有困难的人们生活也比过去有所改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365万。教育快速发展,到2002年,在全国91.2%的人口居住地区,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中国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1957年的57岁、1981年的67.9岁,增加到2000年的71.4岁。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全世界公认的。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名列第85位,比1990年前移20位。
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突出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呢?这是因为,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追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更高的目标,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必须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的大量社会矛盾和问题。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刻根源是: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分化;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人们职业的变化不定;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所积累的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公众社会需求的提高和多样化;对外开放的影响、信息传播手段的进步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激荡。——所有这些,都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矛盾在一些方面相当尖锐,确实到了突出地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了。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要在发展和改革进程中解决。“十一五”规划体现了注重从体制上和政策上,用更大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思想。新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动员社会各阶层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而共同奋斗。
(十一)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有长期历史积累的,也有新的条件下产生的;其原因,不仅有经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也有社会政治方面的,有些甚至和思想文化传统有关,往往带有浓重的中国色彩。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必须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出发,从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要着重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扩大就业。采取更积极的扩大就业的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在过去5年4200万人的基础上,争取达到4500万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过去5年4000万人的基础上,争取达到4500万,合计9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略高于过去5年的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从1.74亿增加到2.23亿。巩固和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发展农村社会救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政府投入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从23.5%提高到80%, 婴儿死亡率23.3‰下降到17‰,孕产妇死亡率从45/10万下降到40/10万。
——继续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要接近100%。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增加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用经费;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使中西部地区50%的农村教师得到一次专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量从647万人扩大到800万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提高到9年。
——继续减少贫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扶贫措施。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就地扶贫,改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在过去5年搬迁120万人的基础上继续实行易地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就业;对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救济和救助。注重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扶助。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推进社会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注重社会公平,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大的趋势。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力度,包括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实际工作中的协调,在这方面还有不小政策空间,还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福利具有很强的刚性,中国人口多,即使增加少量的按人均支出的社会福利,支出总量也是巨大的,必须考量现阶段经济力量能否支持,是否能够持续。只能提出和解决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答应了的不能失信于民,实在做不到的不能轻易许诺。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缓和社会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高的标准使一些国家为“福利陷阱”所困而难以自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更要量力而行。
(十二)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改革社会管理体制,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管理是以往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大特点,许多制度和政策和“单位”有关,要通过“单位”实施。现在发展市场经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以计划经济体制和过去那种权力构架为基础的社会整合功能削弱,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社会管理也有不少体制和组织方面的空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进程不平衡的表现。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有序变动,既增强社会活力,又维护社会安定。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疏通渠道,以利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经过努力能够改善处境甚至进入上一个阶层,使因竞争而失去既得利益的人得到安抚而不致铤而走险。
社会管理体制演变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介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民间组织,包括城乡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在迅速发展。据民政部2005年末的统计,全国各类民间组织有31.5万个,其中,社会团体16.8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6万个,基金会999个。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但要注意防范非良性组织趁机萌发及其破坏作用。
在进行常规性制度建设的同时,需要建立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理机制,应对包括天灾、传染病、恐怖活动以及社会骚乱等突发事件。在当今世界,这对所有国家都是大事,对于中国这样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的国家更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实现社会和谐需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追求利润,对投资者负责,而且要对企业雇员负责,依法保护雇员权益,包括劳动条件、安全生产、工资福利和基本人权等。妥善处理劳资关系对于实现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所有制企业都需要实现“劳资两利”。国家要完善劳动立法,实行劳资两利政策,建立“劳-资-政”三方协调机制,支持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企业改革要建立对各个阶层都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还要对社会负责,包括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和交纳各项基金,以及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等。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会提高,但良好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近年来,由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所发起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逐渐成为国际潮流,已经影响到中国沿海地区的部分企业,看来有继续扩大之势。中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积极的态度,因为督促企业保护劳动者权益,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和中国以人为本本的发展宗旨是一致的。问题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繁琐的审查认定会增加企业的负担,过高的标准会成为对中国出口商品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口实,甚至可能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中有关说法干涉内政,这是中国所不能接受的。
(十四)实现社会和谐不光是政府的责任,也要提倡公民的社会责任。要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教育,引导各阶层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社会公德和法制精神。要加强基层建设,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剧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中,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难以避免的,社会各阶层都要按照法律和政策,以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目前中国的社会矛盾,总的说还是由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经济利益的诉求引起的,在现行大的体制和政策框架内是能够解决的。
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保障
(十五)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未来5年,要以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企业改革、财税金融改革为重点,为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保障。不同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有不同,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宗旨应该一以贯之。有体制保障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将使我们能够减少困难而比较顺利地实现现代化。
和谐社会应该是制度健全和有章可循的社会。现在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还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某种过渡形态或者说不确定的性质,正是树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制度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选择将为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提供体制保障,如果走上某种不适当的发展轨道,就会发生所谓“路径依赖”,“一步走错,万脚难还”,改弦更张代价很大。
(十六)目前中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矛盾错综复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而当时在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在体制转轨中有所流失;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活力的同时,其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当前影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方面的根源,也有大量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改革仍然是发展的动力。
2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选择。深化改革和解决社会问题要在这个大方向下进行。
例如,社会政策必须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新的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政策着力点。但是,现阶段可能做到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公平,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平均主义。公平和正义一样,是历史的和具体的,而不是超历史的和抽象的。把市场经济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的本质属性有机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许,永远达不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但经过努力可以不断趋近这个目标。
又如,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积极解决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新的发展阶段一个重要的政策着力点。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收入差距扩大甚至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的分化,是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难以避免的结果。问题在于把握合理的限度。对于反映收入不平等状况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的应用,要考虑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不宜简单类比。 政策选择是保护合法收入,杜绝灰色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帮助低收入阶层。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好,会被社会广泛地理解和接受。
为了破除计划经济体制,过去宣传上偏重于强调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所固有的消极方面关注不够,防范和救治措施不够有力,这种状况是应该改变的。改变这种状况,并不是否定市场经济体制而回到计划经济体制,那样做弊病更多,实际上也不可能回去。世界上没有纯利无弊、完美无缺的体制和制度,只有每个历史时期可行的、相对好的体制和制度,可供人们选择。不能对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它力所不及的要求,它的消极方面只能靠发挥政府的作用和其他途径加以弥补。
(十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是正确的,这方面的改革要继续进行。过去的不足之处,是偏重于强调“放开”和“退出”的方面,而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应该加强的方面,例如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应该承担的更大责任,没有足够重视,在公共财政投入和实际工作安排方面甚至相对地削弱了。这是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也是目前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下一步改革的着重点之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在迅速增长,根据现在的财力物力,工作做得好,许多问题是可以得到更好解决的。
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问题,不能不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刻影响,很多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法施行,有的部分甚至要直接进入市场。但社会事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必须注重社会公平,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简单地采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做法。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市场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这是政府应该负起的责任,现在的问题有许多正是由于政府职责的“缺位”造成的。
(十八)新阶段的改革,要坚持多年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妥善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现在强调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更需要妥善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就是说,要通过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解决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环境中推进发展和改革。所谓统筹兼顾,包括发展、改革和稳定的统筹兼顾。事情非常明显:三者兼顾可以三者俱得;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偏废其他方面,则一失而三者俱失。2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虽然实际政策有许多两难选择,但只要实际情况把握准了,思想认识清楚了,三者兼顾是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