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仅仅看保值增值,只考虑经济效益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国有企业加快上市并适度减持,所得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为中国下一步发展赢得最大空间,既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流动性过剩的宏观环境,又大大推动了国企改革以及中国的社会变革。
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一大特点是所谓的“三过(投资增长过高、外贸顺差过大、货币投放过多)”,而“三过”背后是“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从政府现在的解决手段来看,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把流动性重新“装”回去,就像童话中的渔夫把魔鬼装回瓶中一样,即通过大规模短期对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升利率、发行特种国债等)的办法来降低流动性。第二个是把流动性推出去,如通过QDII等向境外输出流动性。这两个主要的方向都面临一些问题,甚至可能会掉入陷阱:短期对冲最大的麻烦是,它实际上无法解决长期问题,反而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必然造成对银行赢利的压力;输出流动性的做法可能带来严重的海外投资风险,使中国陷入另外的陷阱。
很多人都认定是泡沫危机导致了日本经济的低迷,其实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失败有三大原因:泡沫危机、对美投资失败、对东南亚投资的失败。当年日元升值以后,日本也是面临流动性过剩,结果对美大举投资,最终损失达8000亿美元之多,几乎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之和。东南亚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那几个东南亚国家出了问题,背后却是日本投资的失败。
中国现在要防备泡沫,防备流动性过剩造成“三过”,同时避免出现当年日本泡沫的危机,这一思路的方向是对的,然而要非常当心对外投资的风险。日本对外投资结果很差,我们对外投资的成果也非常值得怀疑。
说起来,流动性过剩及其疏导这样一个大的宏观问题,跟国企改革非常有关系。因为现在资本市场的股价上涨很快,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导致了大量旺盛的需求进而产生了泡沫,而对付流动性过剩的泡沫,较好的办法是大量增加国有企业上市,通过供给增长来缓和供需矛盾,抑制泡沫增长。
但这还不够,国企光上市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进一步的动作,特别是要与进一步的改革联系起来。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保值增值、布局调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最大的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趋势在强化,再一个是垄断型国企工资比较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背离。
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国企改革实际上都应该有个总体新构想,聚集点是资金在社会保障建设上的筹集和动用。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应该是抓住流动性过剩的宏观环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内部人主导,如MBO,改来改去国有资产改到了内部人手中;这几年是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在主导,但是出资人主导主要是实现保值增值,这就不免形成国家资本主义以及垄断国企工资上涨超越社会平均水平。稍微关注一下,就会看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做得越好,利润越多,社会的批评反而越多。所以整合国有资产的大方向,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指标,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发展指标,比如社会和谐的目标。这一点,我在前几年就提出过,要由现阶段出资人主导推动的改革,逐渐走上社会参与型与社会分享型的改革。
从这个角度再进一步思考,会发现中国过去二十年在经济增长方面做得最好,但政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应做得很差。做得最差的,就是社会保障。现在政府意识到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但手里没有钱,结果是政府试图让市场来买单,如房地产社会保障的建设,但这样的办法很难行得通。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中国有一个宏观的矛盾流动性过剩,有一个中观的矛盾社会保障没有做好,还有一个微观的矛盾国企改革也还没有到位。有没有可能在宏观矛盾、中观矛盾、微观矛盾中寻求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呢?有的,答案就是加大国企上市力度,加大国有股减持速度,并将所获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建设。
这样做在宏观战略上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不需要把资金往外引,而是更多地想办法用于中国的发展与改革所需。这里面的合理基础就是当前中国跟当年的日本不同。当年日本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两万多美元,过剩的流动性日本人没有办法用,只能直接导致泡沫,但中国现在人均收入才两千多美元,仍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所以不必像日本那样把钱过度往外引,而要想办法用好流动性。如果中国尝试解决一些基本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问题,把结构调整好了,社会保障做好了,并且守住了银行资金不过度卷入泡沫的底线,那么即使出来了泡沫并且泡沫破灭,问题也不会太大,像美国互联网泡沫并没有导致大的经济问题。
当然,这样做也要求国企改革适当调整方向和动力机制,仅仅为了保值增值,只考虑经济效益恐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国企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国有企业加大上市并适度减持,所得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就等于将本来就是全国人民的钱服务于全国人民,实际上是为中国下一步发展赢得最大空间。
假如按市盈率40倍计,今年上市国企1万亿利润,应该有40万亿的国有资产相对应。也就是说,现在股票涨了,国有资产比过去多出来30万亿,可以用于社会保障,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这意味着我们在股价很高时,卖了最好的价,能让全中国人民都受益,这可是过去二十年本来要做但一直没有做好的事情啊。
虽然还会产生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由于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社会结构进步了,最需要做的事情做成了,泡沫实际上不会带来大的问题。现在很多人一讲泡沫,就把所有的泡沫都看成是日本型泡沫,其实泡沫就像人的感冒一样,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情况。中国的泡沫可能是日本型泡沫,也可能是美国型泡沫,还有可能是中国型感冒。如果我们按上述方式做,我们就有可能一石多鸟,最大程度地利用流动性过剩的宏观环境,既推动国企改革,又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