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为美国人圆住房梦提供融资?——是的,这就是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部长阿方索·杰克逊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杰克逊先生希望将中国动用官方外汇储备购买美国按揭证券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议题,为此,此行他会晤了中国建设部、人民银行的有关负责人,据称中国官员“对新的想法持开放态度”,并签署了工作备忘录。
尚未正式成立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起步伊始便拥有2000亿美元资金可供投资,随着中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持续,其资金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阿方索·杰克逊盯上这个潜在的巨无霸级投资者,希望借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之力助自己一臂之力,倒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而言,与其它奉行积极管理模式的主权财富基金一样,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当属重要投资对象。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资产规模高达3300亿美元,是仅次于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的世界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也是最有名的主权财富基金,该公司虽然至今没有公布其投资组合中的资产配置,但人们可以看到,房地产是GIC下属4家主要企业之一的主营业务,GIC不仅以13.6亿美元的投资额而成为韩国房地产业投资大户(根据仲量联行全球房地产投资统计报告),而且将巴黎洲际饭店、悉尼地标性建筑奇夫利大厦广场、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皇家松林球场等世界各地的众多知名建筑纳入囊中。阿方索·杰克逊先生声称购买美国按揭债券对中国而言是一项划算的投资,因为在信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按揭担保证券回报高于传统的美国政府债券回报,这一说法并非完全出于虚构。
然而,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和其它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并不全部都是积极的招徕,也有深刻的疑忌和如临大敌般的防范;因此,鉴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高居世界首位,中美两国围绕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需要讨论的决不仅仅是这家公司是否可以投资美国按揭债券、能够投资多少,更重要的是讨论如何确定国际公认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规则。
就在上个月,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参股黑石集团的交易披露后,美国参议员吉姆·韦布便致信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称这笔交易将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为相关记录显示,黑石集团资产中包括与军方和掌握卫星技术有关的公司,当局应防止这些技术外泄,为此应推迟黑石上市。而且,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遇到的疑忌并不仅仅来自美国,遭遇这种疑忌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一家。据称英国财政部和外交部的官员正在与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负责人联系,表明“英国虽然是一个开放的国家,但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基金的管理和意图就更好了。”[1]德国更在不久前拟订了一份经济防御计划,以防止重要战略资产落入中国、俄罗斯、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手里,而按照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的说法,电信、银行、邮政、物流、能源乃至私人金融机构均属外国主权财富基金不得染指的“德国经济王冠明珠”。估计整个欧盟的限制外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政策也将在今年年底出台。
化解疑忌的方法通常是公开,但主权财富基金在此问题上面临相当程度的两难选择,因为与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商业性投资机构不同,主权财富基金信息披露伴随着安全威胁的上升。不少人将透明度低视为主权财富基金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的根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逊就称,大部分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结构、投资策略等等都高度隐密,决策者们理应对这些基金的运作更留个心,因为以往世界经济曾经历过类似主权倒债、投机资金狙击一国货币等惨痛的教训,基金正开始收集有关信息,对主权财富基金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基金可能滥用杠杆融资,如果主权基金利用一国的主权信贷资质来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最终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有必要让这些基金的运作更为透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对外界的“低透明度”更遭到了许多诟病。然而,我们在寻求提高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以便化解疑忌的同时,不能忘记信息披露与安全之间的矛盾,我们需要通过国际公认的规则在两者之间求得理想的平衡。既然目前世界上还不存在一套国际公认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规则,既然对国际经贸规则影响最大的美国在此问题上正对中国有所求,那么,我们就理当抓住这个机会推动确立这样的规则,这不仅仅有助于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创造更友好的投资环境,也是中国从单纯被动地“与国际惯例接轨”转向主动“推动规则演化”的重要一步。
[1] 《西方要为外资划禁区》,《环球时报》,2007年7月17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