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认识宏观经济和钢铁行业发展
2024/4/18 11:18:00
 
  一、宏观经济与中国潜能
  首先,从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做个勾画。从全局来说的宏观经济,在运行中有一个党的二十大特别强调的“中心任务”,就是经济运行、社会发展要在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推进过程中,现代化概念之下我们的这个战略诉求,直接联系全体中华民族社会成员,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系。现代化的追求,如果说在中国以鸦片战争为标志的近现代史揭开帷幕后180多年看,领导人说,从未如此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但是又有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已经走过的可歌可泣的历程,和已规划的三十年为期“新的两步走”要达到的中国梦梦想成真相比,剩下二十多年的历史考验,更带有爬坡过坎的挑战性。
  经过30年按人均为9.8%(四舍五入是10%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后,2010年我国又是10%以上的经济增速,但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的是“稳中求进”的指导方针,以后一直讲到现在。从逻辑上说,稳中求进就一定要克服使我们不稳定的威胁性因素、风险性因素,最简单概括是中央文件后来表述的八个字:矛盾累积隐患叠加。作为研究者说一下两个视角,一是物质生活的视角。大家可以回想一下2000年前后中国社会的感受是什么?频发严重雾霾,大气污染的后面还有普遍发生的水流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家长们越来越多地担心自己的孩子还能不能健康成长,这样的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持续推进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的。物的视角旁边还有一个人的视角-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最典型的是收入分配问题,虽看到统计指标上是老百姓的人均收入节节上升,但是获得感、幸福感没有同步上升,说到收入分配似乎人人都觉得有不公。当时有越来越多学者的抨击,就是收入分配悬殊,甚至直呼为两极分化。还有早年不正之风演变为高发的腐败。
  从国际经验来看,2010年我国在高速增长仍然有直观表现的同时,中国的国民收入已经达到了四千美元,在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阵营中间我们坐稳了这把交椅(三千多美元以上就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了),这是从我们改革开放之初很低的水平一路走上来的。前面70多年全球统计有113个经济体达到了世界银行可比口径认定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水平,但如愿继续往上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是绝对少数,只有12家。成功者最典型的是二战之后日本作为东方经济大国的崛起-当然它有非常特殊的冷战之下美国人对他的扶助,还有就是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不要忘记,后面还有亚洲四小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也曾经是生机勃勃。然而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都一蹶不振,踏入中等收入陷阱后至今也没能走出来。
  显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必须在战略层面处理好一个阶段转换问题,需求追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怎样掌握这个过程?领导人说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的“新”,直观表现就是需要牺牲一些速度,速度要往下调。但是这个速度又不能一降再降,需要有一个“由新入常”的转变。领导人以权威人士的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文章说,我们现在经历的这样一个阶段转换,首先不能认为是一个V型反转,下来以后就上去,也不能认为是一个U型反转,下来后走一段又上去,只能认为是一个L型转换,下来以后拉出尾巴,然后运行在中高速平台上,关键是要有高质量。怎么引领这个过程,怎么实现高质量?一是要有“保证速度”,必须是在中高速的合理区间;二是尾巴拉出来以后“由新入常”,是要使它这个平台状态维持的时间段越长越好。有高质量,有中高速,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我们实现追赶-赶超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关于“中高速”,中央文件从来没说是什么量值区间,但我作为研究者,可说5%-8%是大概的数值。怎样在速度有所降低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中央说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战略方针,要以制度优化带动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后又进一步把我们推进现代化的主线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改革,要经过改革深水区攻坚克难,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制度创新打开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潜力空间。当然还要伴随思想观念的创新,合在一起带出质量和效率提高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各种结构合成的供给体系升级版,这就是环环相扣地由中央给出的一整套指导我们现代化的大政方针。
  2021年底中央指出“三重压力”问题后,中财办领导点明了对“两个谬误”纠偏的必要性。第一个,是合成谬误,最典型的是与跟咱们钢铁行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业。2021年年初的时候早已经有了三条红线,融资已经收紧,继而所有公共管理环节都是讲从严从紧防范风险,防范房地产领域里面的灰犀牛冲击我们,都表现出非常尽心地守土有责,在贯彻中央方针方面看起来方向正确,不遗余力地火线立功,结果却是“宏观上的负效应”,到了四季度房地产领域灰犀牛真冲过来了,不是从原来担心的泡沫化过热冲过来,而是从恒大事件引发当时认为中国房地产要“崩盘”的危险而冲过来的。这方面应总结的教训,就是不能形式主义地简单按照某一个政策表述,大家只是单方向去叠加政策效力。房地产这个领域里面实际上要处理的问题,跟整个国民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跟钢铁行业更是息息相关(钢铁产出一半是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为纠正合成谬误,政策180度转向,暖风频吹,一直走到现在,对房地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基本判断?有人仍然非常悲观,但是我敢说中国的房地产业不会出现一度被人们在很多场合讨论的崩盘大危机,这明显可以避免。其实不是现在才形成这个判断,在演变的过程中,虽有不断爆雷,但局部出现“断供潮”后,中央给出三个字的要求:“保交楼”,我一听就知道大局已定,虽然局部的困扰还会不断出现,但大面上不会崩盘。因为保交楼绝对不是出了问题的开发商自己可以保的,就是各个地方政府守土有责,你这个辖区之内绝对不能出事。最典型的,包括咱们郑州这一片,后来在媒体上面见到有两万字左右的报道,来讲这些地方政府在中央要求之下怎么样利用各种腾挪手段来保交楼。中国如果按照政府守土有责、各个辖区都保交楼的话,那就是怎么样熬过这样一个过渡期的问题,大的逻辑是不崩盘。现在又有一线城市的标杆作用,而且对民营企业的开发商已有对象化的白名单措施,政策更会加力走出一个波动中间比较缓慢的回暖期,这就是一个基本判断。
  回到双重谬误来说,还有一个叫分解谬误,这跟咱们绿色低碳发展有关。双碳目标是40年的持久战,但是实际工作中系统工程被碎片化,持久战被打成了突击战,最直观的表现是某些地方政府看着自己绿色低碳的指标不漂亮,不好看,不惜上行政手段拉闸限电。这显然违背了政策理性,需要纠偏。
  中央在2022年非常明确提出增长速度引导目标是5.5%左右,是在合理区间内的5%以上,但是非常遗憾,2022年刚刚开完两会,目标已宣布于整个社会,跟着“超预期”问题来了,困难和挑战超出预料,国务院领导以十万人大会紧急动员稳经济大盘,但种种原因那一年我们实际只是走到了年度增速3%,是几十年来倒数第二的低速(倒数第一是2020年大疫之年的2.3%)。
  当前,我认为要特别看重2024年两会上已经明确宣布的,今年的增长速度引导性目标,和去年一模一样,是5%左右。去年实际完成在5%以上,我要说我们要争取今年仍然完成在5%以上。在2023年二季度的时候,曾有超乎预料的投资、消费和外贸方面种种令人担心的表现,势头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足以支撑大家所希望的总体复苏,而跟着有世界上新一轮“中国经济崩溃论”,也被称为“中国经济见顶论”,这些悲观的说法都来了。但是,我们去年三季度在紧密跟踪发展态势的时候,终于看到8月份开始有向好苗头,9月份继续向好,1—9月份数据出来之后,统计局说只要四季度能完成4.3—4.6%,全年5%就实现了。那时候,中央又异乎寻常地在第四季度推出了预算调整方案(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过),赤字率由3%抬到3.8%,一万亿国债给地方纾困,实行“以债化债”和把地方债下一年的可用规模提前到前一年使用,等等这样的组合,就是要夯牢总体上经济向好的这样一个基础,乘势实现我们必须追求的中高速可持续发展。所以,今年必然要延续在中高速底线以上给出引导性目标。我们原来听到的外界评论、预测,都是明显悲观的,比如说很有影响的国际投行高盛说2024年中国速度会从前一年的5.2%回落到4.5%,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没有一家看到5%;我接触了国内不少预测主体也说4.7%、4.8%,都不认为可以摸到5%。其实他们的各种模型预测无法精确给出短期的前景量值,这已经不断被实践证明,用这种模型方法预测长期,可能更靠谱一些,所以这些年所有短期预测都是跟随性的,一旦实际运行情况好了以后就说要修订原来的预测结果,那就没有什么引领意义了。中央今年提的5%,引领意义是综合考量的,最主要是抓住2023年契机之年新的同比5.2%的基础,把中国成长性的支撑条件加上我们主观努力,来对接一个符合中央从短期衔接到中长期、衔接到超长期战略目标规划时间表要求的“保证速度”运行状态。这个保证速度,在中央提出“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时候,已经由总书记的《说明》做了画龙点睛的勾画。当时总书记讲,我们很有希望在“十四五”末期使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水平,也很有希望于2035年使我国经济总量或折为人均的GDP,比2020年再翻一番,这意味着我们将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并使中国人均收入2035年比2020年也大约再翻一番。这样一个中央层面给出的引导性前景使学者马上就可以做更具体量化的测算,因为我国人口已经见顶,现在14.3亿,不会再往上走了,再往下就是怎样看着生育政策调整,可给出高中低假设方案然后做测算的问题、结果,是15年达到总书记所说的这个目标年均的保证速度应该是4.7—4.9%,即接近5%。这能不能实现?不是简单的一厢情愿,我们有客观成长性的支撑,会再加上主观努力。
  具体的相关概念是什么?首先,是客观的发展中间全球普遍规律要推进和完成工业化、城镇化,这两个概念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中国的工业化走到什么地步?已经是世界工厂了,但是大而不强,不要轻信那些说法,什么厉害了我的国已在各方面超越美国,不是这样的评价。我们在“中国制造”概念上一定要经过艰辛努力升级为“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未来相关的推进纵深相当可观,潜力非常巨大,而且这是对中国14亿人口“巨国模型”才能够分析描述的特大经济体的成长过程。
  跟这个工业化伴随的城镇化怎么认识?现在很多人讲中国的城镇化65%了,快到天花板了,所以房地产业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这是非常严重的认识误区。65%这个城镇化率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严重掺水,国际上可比的指标所依据的客观水平指标,在中国首先要看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这个指标只有47%,意味着一大半中国人还没有取得市民身份,前面几十年已经进城的三亿多“农民工以及家属”,苦苦拿不到城镇户口-要给他们户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对他们兑现,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就必须市民化地给他们有效供给,但我们还没发展到那个份上。那么向前提高中国真实城镇化水平,跟我们钢铁业息息相关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是不是继续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定是支柱。现在是房地产业的恢复期,继续保留前些年冰火两重天的形势,火的一面现在正逐渐放松行政控制,北京市已经推出了认房不认贷,最新的是原来讲离婚以后三年时间才能买房,现在已经不做数了。从北上广深开始,然后到省会和二线的一些中心区域,一定会把这个风向标效应传导到全社会的覆盖面上。
  刚需确实是在减退,因为人口不再增长了,但是改善性需求绝对可观。工业化、城镇化合在一起,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愿景要不断实现。在住房供给这方面首先要托好底,即加快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来形成保障轨上的有效供给;商品房市场轨上的供应,大家要注意,越来越多的人要以小房换大房,要有第二套房甚至第三套房,这都是改善性需求。满足继续存在的刚需和增长着的改善性需求,还要对接未来还会有三亿多人要从农村逐渐迁徙到城镇,对已进城农村户籍人口还要给他们补欠帐,合在一起,我们钢铁行业要供应的,是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供给,绝对不会滑坡撤空,一定是在客观成长性这个概念之下,在我们发展的潜力方面,表现出来它的现实支撑力。
  工业化、城镇化两个概念后面,跟着的是另外四个概念-改革开放所说的市场化、国际化,高科技表示的信息化,还有更开阔的,二十大强调的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民主化,六个基本概念一个都不能少。当然,推进过程中间还要克服种种阻碍,任重而道远,但是大概率来讲,从短期看到的2023年契机之年,以及今年我们继续5%以上的引导目标,争取在这个中高速底线以上运行,对接到未来中国大地上最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当中的确定性是什么?就是已经有的接近700个有影响力的中心区、大中城镇,还包括一些很有活力的小城镇,这些地方主导性的发展潮流,是城乡结合部要外推,要给原来三亿多进城的人补欠帐,并继续接纳还要有三亿多人要进城成为市民,必须进行一轮一轮做新城建设和旧城升级换代,以及一轮一轮的产业升级,一轮一轮的人力资本培育。这种巨量的需求释放怎么得到全球的有效供给?中央又给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格局表述:“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这样的新发展格局就是依仗中国已经雄厚起来的本土市场,更好掌握主导权,但绝不放弃外循环跟全球做生意-其中包括跟美国的双边关系,领导人现在有最新的说法,要有更好的交流与发展,而且还会以多边关系制约中美双边关系,制约美国方面走极端的一些行径。这种供需互动的双循环,加上我们自己更确定性的内循环为主体,就是要追求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和平崛起。这个大的可能性,当然就对应到领导人和有关部门不时说到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有韧性、回旋余地,我们有在继续推进现代化方面的确定性。
  市场方面当然有种种不愉快。我们钢铁行业这些年夹在中间,上游下游合在一起我们自己有种种苦衷。我前面的论述,是说如果能够看到中国客观成长性,加上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基本路线,我们所有企业界人士、市场人士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选择在哪里?一定是首选960万平方公里祖国大地,这是我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主战场、主舞台。同时,还要对接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要跟全世界互动,和平发展。按照这样一个发展来看,当然就要进一步形成长期主义的行为模式。中国发展潜力空间的打开,活力的释放,需要有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领导所说的新质生产力我觉得有两个视角,一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上有农业革命然后又有工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说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超过了原来人类历史上所有生产力的总量。跟着又是信息革命,当下正日新月异,这是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间不断上台阶的一个一个的新水平、新境界,是量变为质上台阶的跃升。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西方学者叫“索洛余值”,索洛这个经济学家注意到把劳动力、资本等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出量值以后,其实还多出一块,虽然很难具体量化,但一定跟科技成果的应用有关,这个认识框架被学术界普通接受。现在领导人所说的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有更扩展的意义,不仅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乘数放大作用,而且有中国改革最大红利-制度创新的支撑。上述这两方面的综合我觉得是我们理解新质生产力最主要的框架。
  图片
  二、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2022年我们国家钢材产量13.4亿吨,2023年又上升到13.6亿吨。在全球来看,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而中国作为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产量占据半壁河山。我们的钢铁价格受到多重因素波动影响,应该说这个领域是比较充分市场竞争的领域,包括原材料、供需关系、国际贸易等等,对我们施加了多重影响因素。过去一年,看到粗钢产量有10亿吨以上,钢铁产量是前面说的13.6亿吨以上,还是增长了5.2%,跟年度GDP增长同步。这个增长超出了之前市场的普遍预期。在价格指数方面也有统计,我们当然要继续密切跟踪变化。总体来看,有这么一个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说法:钢铁行业在上游原料供应充足和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下,还在迅速发展;曾经受价格上升变动影响钢铁行业营收出现大幅增长以后,价格又有回落,表现为2022年和2023年的下降。这中间大家有很多切身的体会。2023年来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4.4%,利润总额却同比增长,这个大家应分析一下,我觉得优胜劣汰的过程中间是在努力提高运营水平,对于利润生成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在绿色低碳导向之下,环保政策不断加强,钢材行业面临低碳绿色生产压力,一定要“数实融合”,抓住机遇,往前做升级,实现可持续的业绩发展和对于全局的贡献。
  三、钢铁行业的追求
  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我觉得有几点要向各位汇报:一是我们怎样实现和保持先进工艺与技术流程,紧密结合着达到与保持绿色低碳的全球竞争领先地位。二是如何在高端产品(合金钢、特种钢、工具钢等)方面力争上游,支持经济升级发展。三是如何优化建筑用钢占比,黄奇帆同志有个建议我是赞同的,中国建筑用钢比例明显偏低,从长期来看要提高建筑物当中的用钢比,提高建筑物的平均寿命。我已经看到长沙的远大集团在长效建筑、低碳绿色建筑方面采取用不锈钢特种工艺,很薄的一个个不锈钢圆柱形成的组件合,在一起可以使建筑非常好地实现近乎恒温的低碳绿色效果。当然,还有铁矿石这方面怎么样实现有效供给,我们从曲线图上来看,中国的铁矿石产量在2018年明显下降以后,现在也有一个回升趋势。
  还有绿色低碳,是一定伴随着我们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评判标准。
  我们要看大势,现在总体来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L型转换实现的一个连接年度,要巩固中高速这个概念底线之上的发展态势。我们当然要准备着“取势”之后“明道”的基础上“精术”而“择时”,抓住可能的机遇,迎接挑战,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业界更好的发展,贡献现代化全局。
  这些看法汇报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系贾康先生在第十六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上的大会发言主要内容(2024.3.30)。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