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应走特色产业之路
2007-10-22 9:33: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贯彻这一要求,县域经济如何着手?不久前,在由安徽省社科院主办的一次县域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研究员在会上发表演讲,提出县域经济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观点。记者借此机会专访了马晓河研究员。

  宋宏:您多次来安徽,对安徽的经济发展提出过不少很有启示意义的主张和建议。我曾就安徽的十一五经济发展问题专访过您,这次想请您谈谈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好吗?

  马晓河:好的。安徽省从2000年以来,GDP增长是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说,去年安徽省的人口占全国的4.6%,但是安徽省的GDP只占全国的2.9%。从目前来看,安徽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落后就是空间。安徽的发展应该跟自己的中部区位相匹配。据我观察,安徽的经济发展要注意两点:一是安徽省的经济必须依托合肥等中心城市,建立安徽都市圈,实行大都市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二是安徽省的经济支撑点还必须依靠县域,都市圈加县域,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应该把握全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培育自己的特色产业。

  宋宏: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选择和发展什么产业是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又是动态的。因此,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首先必须明晰和把握当下的条件。

  马晓河:是这样。就目前来说,有四大机遇对安徽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有利。概括地说,第一,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工业结构转型和快速城市化,道路、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迅速增长,对能源、重化工产业的需求急剧增长,这给中部县域经济发展能源、重化工业提供了空间。比如城乡收入水平提高之后,公众消费水平的增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提供了空间,中国这两年手机消费水平的增长在世界第一,农民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收入,他对手机、摩托车的消费弹性系数都超过1。第二,随着能源、土地和劳动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将一些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外资也出现了北上西进的趋势,这给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带来了机会。第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开展新农村建设、建立创新型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建设、中部崛起等战略举措,也给中部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比如中部崛起政策,国家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加强粮食基地建设、重点加强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中部地区的制造业、重点培养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交通等,这些都对安徽发展县域经济很有利。第四,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就是国家由过去对县域经济以收和要为主向给予或财政转移支付转变,有利特色产业发展。过去中央和省对县域经济抽得多、拿得多,调集资金、调集资源多,把许多事权却留给了县级政府。从十一五之后,政府政策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今后中央和省政府对县域经济更多的是支持,通过财政转移、财政返还,县域经济获得的资源和资金更多。这四大机遇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宏观条件。

  再从县域的内部条件分析。安徽的县域经济在中部地区来说,目前可以利用四大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其一是资源优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资源优势,怎样利用资源的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这需要因地制宜。其二是区位优势,安徽省正好处于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结合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外资西进,正好是第一站,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其三是成本优势,劳动力丰富,劳动力的成本要比东部沿海地区低,在安徽发展特色产业的成本比在上海、江苏低得多。其四是政策优势,东部沿海地区把能用的政策都用完了,而安徽能用的政策空间还很大,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这四种优势结合本县的资源发展高科技产业、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业、旅游业和物流等产业。

  宋宏:您谈到了条件分析中的机遇或有利的方面,那么在约束方面还应该把握些什么问题?

  马晓河:发展县域特色产业要尊重经济规律,不能盲目,不能不顾一切地疯狂发展。当前中国产业发展中有几个问题要注意。首先,中国正面临着产业全面过剩,不但中间产品过剩,最终消费品也全面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产业不能盲目,要发展什么一定要慎重。比如,去年全国制造服装150多亿件、鞋90亿双、电扇近7亿台、手机5.1亿部、彩电9390万部,由于内需不足,大部分依靠出口。而出口现在也面对着国际贸易摩擦方面的障碍。其次,坚持科学发展观。现在党中央和政府的最大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创造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并不是空洞口号。过去不注重这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资源、环境成本忽略为零;劳动福利、社会保障成本也可不计。但现在不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必须考虑环境、资源和社会成本,这给我们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也带来了挑战。再次,县域经济虽然有特色产业,但一些县矿产、水、石油资源都短缺,这对县域也是个制约因素。复次,缺乏资本、技术和人才,因为在县域经济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外流,怎样把这些高学历人才吸引过来是发展的关键。又次,同东部相比,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遇到的一个最大矛盾是传统的文化结构和现代文明相矛盾。想发展经济,知识结构不具备,没有一个与现代产业相配合的现代文化结构。为什么一个温州的高中生可以创造几千万元产值或利润,而中部地区的一个研究生脱离了政府就找不到工作,原因就是知识结构跟现代的工业文明不相匹配。因为现代经济发展是快变量,人力资源是慢变量,快和慢怎样协调是一个关键。经济的发展,光靠领导或英雄来拯救世界是不行的。

  宋宏:您所谈的机遇与约束条件,基本上为我们作了一个SWOT分析。明晰了发展的条件,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的关键应该是产业形成机制。您认为,应该以什么样的机制来促进县域特色产业的形成呢?

  马晓河:我想,在现时条件下,今后安徽各地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应大力借助国家今后的各种政策来发展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县域经济要利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机会,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产业融资平台,以此吸引资本、技术来本地发展特色产业。其三,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走资源深加工之路,尽快从卖资源转向卖成品。调整产业结构,从资源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特别是要培育有成长性的特色主导产业。主导产业靠市场经济机制完全可以产生,但是市场经济机制自发作用是漫长的,政府应该引导,政府引导、市场投资,实行双力推进。其四,县域经济发展不能脱离大环境孤立发展,一定要依托都市圈,依托经济增长中心。根据先行国家的工业化经验,当各种资本、技术、资源要素向都市圈和增长中心集中时,与都市圈和增长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县域经济将出现萎缩趋势。要想避免萎缩,就必须加强与都市圈和增长中心的产业联系。我国的城市化正在加速,县域经济一定要靠都市圈和经济增长中心发展,因为县域产业生产的商品不可能完全靠自己来消费,一定要靠消费中心来完成。其五,县域经济要注意发展产业群和产业链,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来发展,要依托大企业培育产业群,拉长产业链,将特色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产业链被拉长了,产业群也随之会形成。从世界来看,目前产业发展越来越趋向集群化,相同类的产业在一个空间上聚集,可以降低外部成本,把外部成本内部化,以此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宋宏:我理解,您这里是从一般规律意义上揭示县域特色产业的形成机制。由于县域实际的差异性,不同县域发展特色产业还应当深化研究和制定具体的策略,尤其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因为所谓特色之本意就在于差异性。谢谢您接受访问。

 
 
  • 标签:安徽 县域经济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