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
2018/11/9 16:13:00
 
    自供应链理论形成以来,物流供应链串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一直是物流理论研究和物流技术应用的演进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和产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常态化,在供应链、物流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过程中,物流供应链与产业链、价值链的融合、互促、互动关系,既是现代产业运行的重要模式,又是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抓住我国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机遇,利用物流供应链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塑造特性,更好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物流供应链理论、产业理论研究的新命题。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判断,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为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和重要,为完成这一历史阶段的转型发展任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基本路径,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发展着力点,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三有”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经验和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总结基础上提出的,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按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路径,高质量发展将具有以下内涵和基本要求:
  (1)质量变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以谋求发展和摆脱贫困为基本目标,并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人口红利,形成了一整套围绕提高发展能力和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发展质量虽然也较为重视,但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原来处于中国之前的日本远远甩在后面之后,环境问题、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首要任务,保护知识产权,产品不再山寨,提升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举国的基本共识,也是国家富强和走向文明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以工匠精神做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以敬畏心态做服务,不断提高围绕产品和消费的各项服务质量,必须以精准投入为要义,不断提高各类要素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产业发展质量的彻底变革,告别单纯的速度经济时代。
  (2)效率变革。我国并非未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各级质量监督与控制部门长期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做了大量工作。之所以质量问题空前突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效率保障,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空间激烈的背景下,由于效率较低,我国产品被低端锁定,长期陷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竞争,产生了低效率和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为此,提高效率特别是实质从地扭转效率低下的弊端,需要我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效率的彻底变革。对于宏观层面,要在继续重视和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使我国宏观效率尽快赶上或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于微观层面,要下大力气转变企业各自为政、仅在较为局限的产业环节进行生产、销售的运行方式,提高产业链协同能力,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为手段,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紧密的行业运行模式,培育具有整体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
  (3)动力革命。为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不仅需要充分认识质量、效率的重要性,将质量与效率前置于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且更在于必须不断寻求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培育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能。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我国近14亿人口的全面小康为动力变革带来的需求拉动新机遇,精心谋划以质量、效率为内在特点的供给方式和需求满足方式,使供需匹配成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方略,精准捕捉各种需求,调整需求结构,形成供需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模式;其次是按照需求结构调整要求,以我国已经形成的世界级大市场下的全产业链构建为目标,形成具有内在发展动能的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发掘由需求市场牵引的产业发展价值,使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三是在“三有”体制机制保障下,按照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求对要素投入结构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无效投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精准对接中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模式。
  (二)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正发生深刻、巨大变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再制造化也成为应对新变化和挑起贸易争端的重要原因。同时,新一轮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运行方式变革也在不断加快,加之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已成新趋势,我国必须加快改变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以适应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和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这些新变化无疑对网络化、智能化产业组织创新和产业链构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际国内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多式联运等受到空间重视,均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发展演变的逻辑性。
  (1)对物流塑造产业链、价值链的要求不断提高。为突破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锁定”格局,除需要在创新发展方面下大功夫,尽快掌握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防止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事件重演外,从短期而言,我国应当积极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和改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充分利用国际供应链服务重塑我国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突破服务价值链创造和产业组织“瓶颈”,消除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补齐国际物流供应链环节的短板约束,为加快我国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具有较强控制力、全过程服务优质、品牌价值一流的具有增值能力和价值的国际国内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2)对物流与国际贸易融合联动创新发展要求日益提升。物流供应链塑造产业链、价值链的基本方式是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是在此基础上加快物流与贸易融合联动的技术、业态、模式创新。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战略目标,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很快将成为最大进口国的形势下,必须尽快改变生产、消费产业组织方式落后的传统发展模式依然大行其道的格局,通过物流与国际、国内贸易的紧密融合和联动发展,构建起以我为主的产业组织形态。就是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的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征和趋势,以创新物流供应链服务为引领,顺应国际贸易格局新变化,以价值增值谋发展、以核心竞争力促发展、以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快发展,沿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向,培育“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运行方式,从更好发挥物流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层面,加快推进贸易方式和发展内容的转型升级。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推动下,在国家大力支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下,我国近些年物流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网络化、规模化、平台化物流形态不断涌现,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尤其是物流供应链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在不断加快,物流与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加深、水平提升,物流产业的经济价值越来越超越了物流产业本身,物流服务创新发展,不仅对经济产业整体提质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塑造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制造与商贸流通向价值链中高端演变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1)规模扩大,质量提升。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5个月保持在51%以上的较高水平物流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健康。首先,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社会物流总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全国货运量471亿吨,同比增长9.3%。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呈逐月上涨态势,全年均值1148点,较上年上涨22%。其次,物流运行质量继续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实现了2015年(16%)、2016年(14.9%)以来的三年连续下降。2017年,我国物流产业总收入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继续提高。2017年我国物流景气指数全年均值为55.3%,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2)结构优化,创新加快。国内消费成为物流需求增长的首要动力,单位与居民消费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9.9%,电商物流增势维持较好趋势,全年快递业务量达401亿件,同比增长28%。冷链物流继续成为吸引社会投资的热点,全国冷库总容量可达4775万吨。2017年,我国物流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核心是形成了市场与政府联合、良性互动,首先是制造业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物流园区等运输服务与物流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势头较好,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得到社会资本和科技创新的青睐。加之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物流理念和服务创新持续加强,尤其是电商、快递企业在新零售、无界零售等的创新探索和发展,以及人工智能为物流产业赋能,推动了物流领域互联网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服务模式由“链主主导型”向平台服务型、智慧供应链“生态圈”等转型发展。共享众包服务升级,更是使即时生活物流服务以消费者乐于接受和消费升级的方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二)物流产业发展特点
  近些年来,国家政策层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加大,不仅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而且产业运行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对物流产业自身提质发展和提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服务,均将产生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既与近几年国家物流创新政策调整密切相关,也体现了现代产业运行方式下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律。
  (1)物流要素集聚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大幅度应用,不仅提高了物流产业的要素素质和发展质量,而且催生了许多全新的产业形态和运作模式,如电商物流、快递服务、零担运输、多式联运等。其中,尤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要素高度聚集的物流枢纽节点设施的创新发展和服务业态培育表现突出。长期以来,探索规模经济模式成为物流产业领域重要的实践活动,虽然在枢纽、网络理论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均说明了集聚产生规模经济,但实践的进展一直不快。过度分散的物流资源也往往使得即便有物流节点设施形成和发展,也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在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服务的支撑下,物流产业规模经济的“瓶颈”得到有效克服,因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和要素规模方面进行供需对接、运作整合,物流要素集聚方面的创新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在物流枢纽节点支撑的物流网络化发展环境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也不断提升,近些年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持续提高也印证了这种特点。因此,物流要素向枢纽集聚不仅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而且节点设施大量涌现也成为重要的产业发展特点。可以预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运输场站等枢纽设施为载体的资源要素集聚,以及以信息、交易平台为聚集手段的物流产业规模经济发展路径,不仅支撑了物流产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而且推动了物流企业网络化、规模化发展。
  (2)物流组织网络布局。与物流要素聚集产业生态伴生的是物流产业组织方式的变化。在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成为特点的背景下,决定了物流产业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的网络化、智能化进行布局发展成为重要方向,电商物流、快递等网络化物流企业无不采取这种产业组织模式。网络化、智能化服务组织成为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多式联运枢纽网络和伴生的信息平台经营模式由此成为规模经营为愿景和目标的物流企业进行布局竞争的重要对象,网络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建设进入到较为关键的时期,从目前国内物流资本的投资方向和投融资运作模式分析,这一特点更加明显。依托物流枢纽节点进行物流产业组织方式变革,催生了我国交通运输通道资源整合、运输组织方式创新,“通道+枢纽+网络+平台”布局模式正在成为物流企业竞争的焦点。由于物流需求、服务网络化在智能化条件下进行,价值投资回报的压力和物流服务资源的获得性往往受到规模经济的约束,当前,物流企业依托枢纽节点的规模化,并不像传统运输与物流网络化模式中需要在特定的空间范围构建完整的网络,智能化手段为各类网络化企业提供了网络节点资源共享、共用的空间,如果政府部门宏观政策具有“三有”特征,在现代产业组织网络化、智能化条件下,将可能出现物流枢纽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发展环境,从而在物流规模企业的发展的推动下,实现全国、区域、城市群等空间尺度上的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和集约经营。
  (3)物流服务运行创新。物流要素集聚和组织模式创新,必须得到物流企业服务运行方式创新的生态环境支撑,这种发展逻辑反过来也成立,即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必将加快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形成多企业联合参与的网络化、集约化发展过程。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服务运行方式的确在发生这种相向演变的特点,一是服务创新沿着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方向前进,物流资源整合利用能力加强、范围不断扩展,物流枢纽节点设施因要素集聚的规模效应又反过来支持这种创新和生态营造;二是物流服务沿着技术、业态、模式创新的方向进行,创新具有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网络化特征,对要素集聚和提高要素效率产生了现实需求,普洛斯、传化智联等先行发展的网络化节点设施企业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服务运行方式创新的发展和需求;三是基础设施网络与物流服务创新协同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形成了物流创新发展新格局,许多企业的产业生态集成创新,使网络化、规模化物流企业发育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网络组织和服务创新取得发展成效的同时,使得物流产业高质量的趋势逐步显现。在经济产业整体面临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大背景下,供应链物流服务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必将催生物流产业一系列的发展变革,呈现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的发展趋势。
  (1)市场细分加剧。近些年物流产业发展特点已经表现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物流产业市场细分趋势。物流市场细分不再单纯是传统的业务领域的切割、划分,而更多是以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下的构“链”为方向物流企业、物流上下游企业的广泛合作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由于不同企业整合产业链、价值链的能力不同、处于价值链的位置不同,这种市场细分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分化较为严重,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分工路径。除快递、零担、铁路班线运输、公路港、物流交易平台等服务分工方式外,线上线下结合的共享分工也在不断提升竞争能,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细分的竞争将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效率提升活力的。
  (2)合作方式变革。正是由于物流产业分工方式具有“链”、平台化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未来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产业链、价值链一体化服务必将成为基本形态和竞争实现途径。特别是互联网消除了企业之间、物流各环节之间、产业链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和互联互通“瓶颈”约束,以及传统的缺乏互通的共同价值获取空间弊端,物流服务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和共同创造价值的重要载体,在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境下,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多表现为产业链、价值链构造方式与特征的竞争,既符合企业之间供应链竞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逻辑,又增添了时代的新内涵,并最终为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
  (3)国际国内换位。在改革开放的近40年时间里,物流企业的竞争更多关注于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眼前很快就能实现的目标,我国爆发出前所未有甚至是国际未有的14亿人口大消费几乎快要成为现实。这种背景下,我国物流产业必将迎来内需为主导的重要历史时刻。规模化出口导致的物流产业沿海布局,使得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重心在沿海,物流枢纽和网络的构建重心也在沿海地区。如果内需牵引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国内陆地区的物流网络化布局必将很快展开,物流枢纽在空间上进行功能、规模、网络的代际更替也就仅仅是时间问题,国际国内物流产业发展地位必将出现互换。由于我国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和分工,加快国际、国内物流市场体系的双向重构,我国国际物流主导权的路径探索和规制创新,必将成为加快物流产业升级发展进程的重要趋势,从而使我国物流找到基于价值链延伸的规模拓展新路。
  三、未来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形态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物流产业显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使得未来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日益清晰,就是围绕物流服务供给和需求双侧,以全新的产业形态实现物流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优质的服务支撑服务和强有力的价值链塑造引领。
  (一)完善供给侧结构形态
  (1)构建高质量物流产业体系。物流产业应以服务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具有服务创新能力、效率优势的物流产业体系,形成物流供应链全链条、物流与运输服务融合、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大格局,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进程中必须进行的产业分工、合作和价值提升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环境支撑。我国具备构建完善的、世界级的物流产业体系的需求环境条件,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既是内在需求,又是物流产业更新换代的重大风口和机遇。
  (2)培育活力强大的物流产业组织。在物流服务组织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尽快建立“三有”体制机制,加快推动国家、区域、城市群、城市、城乡等多维尺度上物流服务网络的构建,互利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发达的服务组织和要素聚集平台,为经济要素的高质量、低成本、跨国界流动提供服务支持和聚集、辐射引领。产业组织层面的模式研究和政策制定一直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弱项,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必须强化这方面的研究,为物流产业的现代组织模式发育提供理论和政策环境支持。
  (3)快速提升发展动能和能力。构建完善的物流产业体系和培育现代物流产业组织模式,必须提高物流企业的发展动能和市场竞争发展能力。首先必须提高物流企业的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物流企业以价格竞争为主的低端的粗放发展模式,向产业链、价值链竞争力转型;二是必须加快物流与制造、商贸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业态、技术创新,阿里、京东等电商企业与顺丰、通达系等快递物流的融合发展,以及电商快递分拨中心为依托的物流服务要素集聚与创新,充分说明了捕捉苗头性需求的创新对我国产业整体提升发展重要性,也证明了按照现代产业运行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和巨大前景。
  (二)优化需求侧结构形态
  (1)以满足需求为发展动力。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方向,从很好满足生产、生活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物流服务需求入手,抓住我国全面建成小康形成的世界级消费升级大市场的发展机遇,以优质高效的需求培育为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以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优化。
  (2)以供需结合为新动能。在抓住需求变革的历史机遇基础上,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既通过需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动能,又通过供给结构性改革创新催生具备网络化、规模化、高质量扩张发展能力的新需求。形成在我国强大内需和市场规模基础上,通过供需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
  (三)确立高品质发展方向
  (1)建立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要在充分体现物流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中,形成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全新的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和运行模式,即以构建物流供应链支撑现代产业链、占据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基本方向,形成品质经济、品质制造、品质流通、品质消费、品质物流的现代经济产业发展良性大循环。
  (2)以高质量物流产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将因我国高质量规模经济快速成长而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消费结构升级、规模扩张已成新趋势的历史新机遇,明确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着力突破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转型升级关键环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沿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向,尽快打造以“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运行和组织方式,充分发挥物流产业的战略性和支撑引领作用。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