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
2024/2/23 9:19:00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更新和迭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特征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是人们运用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进行组合配置,在既定生产关系下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能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人类发展史上,每次社会生产力出现巨大的、质的跃升,都是由科技革命出现重大突破引起的。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为标志,以机械工具代替手工劳动,催生出了以机器为代表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催生出了电力、化工、石油、汽车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伴随着半导体、计算机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
 
 
 
[产业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3/9/19 10:54:00
 
  「摘要」农业强国建设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互为内涵、互为促进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具有客观认定特点,农业强国概念具有主观认同特征。建设农业强国是一个比农业现代化要求更高、更全面的发展行动。从国际经验看,凡是进入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经济体,其农业农村都实现了现代化,但只有少数国家发展为农业强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我国迈上中高收入阶段后,特别是2015年以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外生拉力强度开始变弱,农村内生动力系统性支撑也表现不足。为此,论文提出围绕三个提高、强化外生拉力、激活内生动力,构建一批优先发展的机制,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强国;城乡一体化;外生拉力;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
  显然,在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之后,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有两个关键目标,一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个是建设农业强国。
……
 
 
 
[其他文章]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023/8/28 10:34:00
 
  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差距成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导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关键群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我国制度优势,采取综合举措,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走城乡共同富裕之路,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
  迈向共同富裕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富裕、全域富裕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富裕,而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一)城乡发展差距与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
  1.城乡发展差距
  城乡发展差距是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所谓城乡发展差距,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和乡村之间存在着的诸多差距,包括收入财产及消费差距、社会福利差距、教育文化差距、医疗差距、政府公共服务差距等。城乡发展差距的存在带有客观性,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具有规律性。城乡发展差距缩小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制度结构转型密切相关。从经济属性来看,城乡发展诸多差距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生活差距,此类差距属于私人产品性质范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另一类是社会福利差距、教育文化差距、医疗卫生差距、公共基础设施差距等,属于公共产品性质范畴,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的制度政策安排和能力决定。
……
 
 
 
[宏观形势]加快经济增长恢复进程还需新的战略举措
2023/4/26 9:56:00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2023年4月1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2023开创发展新局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汇报的题目是“加快经济增长恢复进程还需新的战略举措”
  从供求两侧看,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复苏。1-3月份,出口增长高达8.4%,1-2月份消费增长3.5%,3月份预计增长在4%以上,投资增长1-2月份为,5.5%,一季度可能会超过5.5%.
  从供给侧看,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都在上升,特别是服务业生产指数上升更快。结论是,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恢复。如果按照出口增长率8.4%、消费增长按照4%,投资增长率以5.5%测算,我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应该是4.6%左右。4.6%意味着中国经济从去年的连续三个季度滑出合理区之后,已经重回合理区。从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看,PMI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在扩张区,PMI指数2、3月份都处于较高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种超预期恢复良好开局?
  第一,疫情解封后,居民生活秩序正常化,补偿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推动了消费快速增长。另外,疫情解封之后,还使得物流堵点消除,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点瞬间打通,被压抑的产业增长被释放出来。
  第二,今年宏观政策力度大,动手快,对经济增长的恢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
2023/3/21 10:32:00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释放了农村过剩劳动力。在市场化制度建设、户籍制度放宽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大背景推动下,我国城乡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现象。随着大规模的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劳动力资源的城乡和产业配置状况得到了改善,人口红利得到了极大地释放,这成为驱动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是串联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但在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不完善和政策改革不够深入的影响下,长期存在的城乡劳动力的单向流动情况一直是制约我国城乡产业均衡发展的重要阻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在城乡自由流动成为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任务。总体上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打破城乡二元发展状态、实现城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在经济发展新阶段新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目标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是制度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受城乡二元体制下生产要素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市民偏向的分配制度、重工业偏向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劳动者在城乡产业中自由择业存在一定的制度阻碍,这也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群体,这一群体在生活中兼具农民和市民两种身份,并在生产中参与农业和非农产业两种产业的生产活动,因而解决“农民工”群体身份和就业的二重性问题一直是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步骤。
……
 
 
 
[宏观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短期变量和长期结构性因素
2023/3/21 10:17:00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战略安排,提出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将迈上新的大台阶。届时GDP要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翻一番。同时,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人均GDP要从2020年的一万美元左右达到两万多美元。根据这两个指标,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增长率年均要在5%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也要在4.7%以上,到2035年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但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近年出现趋势性下降。综合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变化的既有短期变量,又有长期结构性因素。
  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形势
  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之后,我国经济波动状况很像一个不规则的K形变化曲线,经济增长率最低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为-6.8%,最高值是在2021年第一季度,为18.3%。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2年经济增长率为3%。
  从需求侧看,202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货物出口同比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出口波动幅度较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2022年,出口增长从7月的23.9%下降到12月的-0.5%。投资也在缓慢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1—3月份的9.3%下降到12月的5.1%。
……
 
 
 
[宏观形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
2023/1/19 9:19:00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22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近日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马晓河出席并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大
  这个问题目前有争论。一个国家要想成功迈向高收入国家,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从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社会运行有三个社会形态,有金字塔社会结构,哑铃型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结构。这三个社会结构是不断演变,相互可以转换的,一般是在迈向高收入国家以后一般都是橄榄型社会结构,即以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橄榄型社会结构中中等收入群体或中产阶层的作用是什么?有四个作用。一是中产群体有体面的工作和社会地位,收入有保障,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和教育背景,是增加消费和扩大市场需求的主要群体。二是,中产阶层占多数的社会结构是善于学习和追求创新的社会,是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支撑。三是,中产的内心理性,三感强,即获得感、稳定感、安全感比较强,是形成扁平化社会治理体系的主要阶层。四是,庞大的中产群体会在贫富两大社会阶层之间形成一个屏障和缓冲地带,对社会关系能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
 
 
 
[战略规划]乡村振兴需要注意的倾向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2019/3/8 16:56:00
 

  一、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共11篇,37章,82个专项,这么多内容,如何去理解?这是个难题。我觉得应该从“6+1”方面去理解乡村振兴的战略内容。

  “6”里的“1”是一个目标,乡村振兴最终要使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2”是两个发展途径,要通过乡村优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3”是三个保障。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是乡村振兴的三个保障。“4”是“四化”同步,乡村振兴规划是要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同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不能让它落下步。落下步,中国要想迈向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现代化国家,不可能不实现农业现代化。“5”是五大振兴,乡村振兴要最终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各位一定要记住,五大振兴里面产业是引领性的。“6”是六位一体,乡村振兴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体化推进。

  “+1”的“1”很重要,乡村振兴规划部署了82项工程计划行动,重点任务是74项,人才、金融是8项,叫74+8,这是很关键的。

  二、乡村振兴应该围绕的问题

  乡村振兴应该围绕四短来搞振兴。


……
 
 
 
[宏观形势]大国小农条件下的农业现代化
2019/2/2 9:56:00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重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优先项。当前,我国既是农业大国, 又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拥有国家。实现小农经济下的农业现代化,必须遵循小农经营特点,选择可行的农业现代化路径。

  如何理解农业现代化

  过去,我国曾提出,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四化”,即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和机械化。前几年, 又有学者提出新“四化”,即科学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在一个全新时代进行的,故必须具备农业的信息化、国际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此外,为了衡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一些学者还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些各有侧重的概念认识下,我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还需要进一步澄清。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物质技术要素(包括人力资本) 替代传统要素投入,使农业由传统产业部门变成现代产业部门的过程。具体内涵可从五个方面把握。

  从投入和生产方式讲,现代化首先是用先进的物质技术要素改造、替代传统的生产要素,促进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其次是用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

  从产出上讲,农业变成现代产业部门或实现现代化,核心是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转向为社会、为市场生产,为商品交换生产。

  从产业关联角度讲,农业由传统部门转化为现代部门,将不再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产业部门,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产业部门,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方面与工业以及服务业交换关系越来越密切,产业关联越来越紧密。


……
 
 
 
[宏观形势]2019年我国处于两个周期同步下行阶段
2019/1/18 14:43:00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长中期下行与中周期下行同步变动阶段,而国内外环境所发生的转折性变化因素还将加剧经济下行,这种趋势将超出我们的预期。

  一、有利于中国劳密产业出口的国际环境正在转折性变化

  第一,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情况下,有利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国际环境,发生了一个不可逆转的变化。发达国家从需求端减少对中国的进口,进而转向购买比中国更具比较优势国家的同类产品。还有,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本国市场,同时高端制造在技术创新上竞争力提高和保护强度增加,对中国发展中高端产业形成“高压”效应在变大。

  第二,低收入国家纷纷学习中国模式,学习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经验,在中低端制造形成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对中国市场形成了替代压力,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产生的“挤出”效应在不断加大。在国际市场需求紧缩条件下,劳动密集型产品供给增加,势必给中国带来的出口挤出效应会突然变大。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中美由合作共赢转向竞争对抗强度越来越大。美国为了保护自己既得国际利益,加大了对中国的不合作程度,特别是转向全面立体对抗。中国与世界最大经济体从过去低成本交易、合作获益,转向摩擦争端、对抗竞争,高成本交易导致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成本将大大提高。这将使我国出口环境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二、原有体制的边际红利在消退,消化矛盾的成本上升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4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