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近日陆续公布。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3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6%;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0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全国完成税收收入24947亿元,同比增长29%。此外,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修订后的2006年GDP现价总量为2108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纵观上半年的这些宏观经济数据,可谓是有喜也有忧。虽然上半年的GDP数据还没有公布,但结合一季度的GDP数据(增长11.1%)和外贸、税收等方面的情况,上半年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是毋庸置疑的。经济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充盈、宏观经济稳定,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复何求呢?
然而,在一个个火热增长数据的背后,宏观经济也面临诸多隐忧和挑战。首先,经济过热的迹象没有明显改变。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8%。前5个月CPI维持较高增速,其中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3.4%,在这种情况下,防止经济进一步过热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第二,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增幅,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给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第三,税收多年来的增速远高于GDP增幅,政府收入增幅远在民众之上。这样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显然不利于通过扩大内需来改善经济结构。
对外贸易近年来一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就上半年贸易统计数据而言,也是有喜有忧。所喜者在于贸易结构呈现改善态势,所忧者在于贸易顺差局面仍将持续,而上半年的抢关出口可能既透支了下半年的出口,又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 上半年贸易结构的改善态势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一般贸易增长快于加工贸易增长。中国这个贸易大国之所以还算不上贸易强国,重要表现之一在于加工贸易占据对外贸易半壁江山以上,一般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长意味着贸易结构的改善。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408.4亿美元,增长28.7%;加工贸易进出口4408.7亿美元,增长17.6%。一般贸易已经基本达到加工贸易的规模,而且增速比加工贸易高11.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信号。
其次是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普遍提速,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加工程度较高部分出口增速快于加工程度较低的部分,如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增长21.7%,比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增长高11.9个百分点。第三是初级产品进口继续快于制成品进口。上半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增长18.8%;进口工业制成品增长18%,增幅比前者低0.8个百分点。
上半年贸易统计中令人忧虑的首要因素当然是贸易差额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贸易顺差1125.3亿美元,同比增长83.1%,在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业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性最大挑战之一的背景下,这个数字确实不能令人开怀,毕竟今年上半年顺差增幅比去年全年贸易顺差增幅(74%)还高9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对美国顺差739.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623.76亿美元)增长18.5%,估计华盛顿国会山衮衮诸公又会拿这个大做文章了。不过,我们应当明确告诉对方,不要指望中国的国际收支调整迅速出现效果,这是实质经济部门,不是虚拟经济部门;而且,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调整,只要美国、欧洲的国民储蓄不提高,进口需求继续上升,我们的努力仍难以降低我国的外贸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