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宏观数据:金融领域危机征兆凸显 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2014-5-5 14:19:00
 

    1月份出口总额增长强劲,但同期的出口货运量环比降幅达到40.9%,BDI指数也是从去年12月的平均值2178降至1月的平均值1472,降幅也大约在32%的水平,说明1月实际出口情况并不乐观,热钱可能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官方民间两大PMI指数双双回落,且反映中小企业状况的汇丰PMI数据滑落至50%荣枯分界线以下,反映企业经营形势堪忧。CPI上行动力不足,一方面表明当前通胀压力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疲软不振,另一价格指标PPI的表现更为清楚的佐证了这种疲弱局面,PPI连续23个月处于下跌通道,且跌幅扩大。金融方面,1月M1出现陡降,M2-M1的剪刀差迅速扩大至12%,这一差距与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领域的危机征兆不断凸显,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
  出口强劲或因热钱推高 稳增长关键仍在外需


  2014年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3%,较上月上升了4.1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低了16.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6%,较上月上升了6.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低了14.4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0%,较上月上升了1.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低了18.6个百分点。1月的进出口数据与去年12月相比确实有明显上升,但与过去10年的历史数据相比依然偏低,排位倒数第三位,仅好于2009年和2012年同期水平。
  1月出口总额达到2071亿美元,处于历史次高点。去年11月,出口总额出现大幅跳升,从10月的1854亿美元大幅跳升至2022亿美元,之后持续3个月总额都维持在20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受节假日因素影响,11月和12月是传统的出口旺季,因此,去年底出口额大幅跳升可以解释,但今年1月出口额依然保持在2000亿以上的水平值得推敲,而且,同期的出口货运量环比降幅达到40.9%,BDI指数也是从去年12月的平均值2178降至1月的平均值1472,降幅也大约在32%的水平,说明1月实际出口情况并不乐观,热钱可能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从主要出口地来看,对香港出口同比增长-18.26%,较上月大幅下降了20.5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去年套利贸易引发的过高基数影响,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0.66%,较上月上升了7.64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19.19%,较上月上升了15.29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9.19%,较上月上升了15.29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8.39%,较上月上升了4.91个百分点。
  1月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增速都出现了明显上升,环比方面,对美出口保持稳定,对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南非都出现环比的大幅上升,但从地区经济情况来看,欧洲出口放缓,消费信心回落,同时,日本安倍经济学至今仍未有明显效最,印度、南非倍受美国缩减QE影响,内部经济日渐疲弱,全球经济都未显示出明显的复苏迹象,需求短期内大幅回暖的可能性极低。种种现象均不支持当前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态势,因此,我们更加确定,当前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受热钱影响。
  当前,外需是支持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因素,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将给中国经济的内部调整争取更多的空间。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QE的紧缩,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QE的紧缩使新兴市场金融体系面临极大困境,进而影响其需求,使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不稳,另一方面,新兴市场为维持经济稳定,货币大幅贬值,降低了中国出口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力,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速。另外,QE也使全球资金走向更加不明确,热钱目前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重要一环,房地产、资本市场均命系其中,如果出现短时间的热钱集中出逃,可能使房地产业难以支撑,中国庞大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将金融体系、地方财政、普通百姓牢牢的圈在一起,泡沫破灭对中国经济将是致命打击。因此,2014年,外部环境变化是中国经济能否“稳增长”、以时间换空间的最关键因素。
  居民消费物价走势平稳 PPI降幅扩大警示通缩危机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增速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1.0%,涨幅较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居民消费物价CPI涨势平稳,同比环比增幅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相符。节日因素历来是导致物价上行主要原因,2014年春节在1月份,消费品物价上行在预期之中,但由于同期气温走高,生鲜供应充足,CPI上行动力减弱,因此1月CPI同比涨幅保持稳定。未来,随着节日因素消失,食品价格回落,CPI将走低。
  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推升CPI主要推手,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23个百分点。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4个百分点;液体乳及乳制品价格上涨11.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环比来看,更为明显,1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4%。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1.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3个百分点;水产品、液体乳及乳制品、牛肉、羊肉和粮食价格分别上涨4.3%、1.7%、1.7%、1.3%和0.2%,五项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在1月份2.5%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
  2014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0.1%。PPI连续23个月负增长,通缩压力抬头。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仍是PPI跌幅扩大主要原因。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0%,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56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4.0%,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7%。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3%,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仍是PPI跌幅扩大主要原因。
  PPI持续下行,且跌幅扩大除了春节因素影响以外,主要受实体经济疲软,工业领域过剩产能等因素抑制。提振实体经济,化解过剩产能绝非朝夕之功,因此PPI跌势难止。
  信托兑付危机需警惕 M1陡降现危机征兆


  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1.33万亿元和399亿元。1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再次创出单月的历史新高,超出市场预期。
  从结构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超出市场预期的同时,表外融资也出现大幅上升。其中,委托贷款增加396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904亿元,是单月新增的最高水平。委托贷款大增,表明当前市场融资需求仍然强劲,但也表明影子银行仍盛行。信托贷款增量平稳,主要是由于近日频繁涌现的信托违约传闻令市场担忧情绪升温。实际上,新年伊始,信托产品频频爆出兑付危机,凸显了今年信托产品风险正在积聚。特别是,考虑到2014年信托到期量相比去年大幅上升,且大多信托贷款集中于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风险较高又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领域,一旦今年经济下行趋势持续,相关信托产品面临较大压力。1月企业债券净融资仅为332亿元,主要是当月前半月市场资金较为紧张,资金价格较高,导致债券融资萎靡。
  1月末,货币供应增速均较上年末回落。其中,M1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8.2个百分点至1.2%;M2则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至13.2%。M1同比增速创下近20年来的最低点,当月环比下跌6.63%,一方面是受到节日因素影响,1月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支出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表明实体经济疲软,企业的经济活跃度较低,也从侧面证明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回升不一定是企业投资意愿的好转。
  虽然央行在公开市场实现了净投放、新增信贷也大幅增加,但M2同比增速仍下降0.2个百分点至13.2%,表明央行仍在收紧货币。不过,由于M2同比增速较为平缓,而M1出现陡降,导致M2-M1的剪刀差迅速扩大至12%,这一差距与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接近,金融领域的危机征兆不断凸显。
  未来的政策形势及建议
  总的来看,1月份数据显示出处于下行通道中的中国经济日趋严峻。1月出口数据远超市场预期,进出口数据双双回升至两位数以上,热钱流入迹象显著。官方民间两大PMI指数双双回落,且反映中小企业状况的汇丰PMI数据滑落至50%荣枯分界线以下,反映企业经营形势堪忧。CPI上行动力不足,一方面表明当前通胀压力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经济疲软不振,另一价格指标PPI的表现更为清楚的佐证了这种疲弱局面,PPI连续23个月处于下跌通道,且跌幅扩大。金融方面,1月M1出现陡降,M2-M1的剪刀差迅速扩大至12%,这一差距与1997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接近,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领域的危机征兆不断凸显。因此,当前稳住增长仍是主要任务。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普遍看多中国,即使到2013年下半年,欧美普遍经济回暖时候,这种看法依然不改。时至今日,多数人仍认为未来数月乃至数年,人民币仍将进一步走高,理由是中国经济的年增速依然超过7%,且贸易顺差巨大、资本流入强劲。基于此,热钱持续流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另外融资成本的上升遭遇利率市场化进程,储蓄与投资缺口收敛,人民币利率业已步入上行通道。人民币升值与利率上涨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因此,汇率方面,需减缓或抑制人民币升值进程,抑制热钱流入,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稳住中国外贸形势。利率方面,调整利率市场化节奏与力度,给予企业足够的适应时间,同时加大减税和财政支出的力度,加紧落实对实体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已经造成经济下行,导致企业产品滞销、利润收缩、产能利用不足、还贷困难、上缴税收减少、劳动者收入下降与消费购买力萎缩,以及实体经济资本外移引起的虚拟经济泡沫。
  解决生产过剩除了推进城市化外,更重要的是要靠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根据IMF测算,我国人均收入尚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且基尼系数长期接近0.5这一高位。低收入者无力扩大消费与工业产能的被动释放导致生产过剩加剧。同时因为内需迟迟打不开,经济增长不得不更多依靠投资和出口,无消费需求的投资造成的后果是生产进一步过剩,更多依赖出口的结果则是中国经济必须承担外部起落不稳带来的代价。可以说,没有内需的打开,就没有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所以,决策层应尽快启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 标签:外贸 消费 价格 金融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