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重庆市长黄奇帆
重庆经济五大创新抗危机
(2011年8月)
金融危机以来,重庆经济飞速发展,吸引郭台铭鸿海等台资进驻,也资本输出,推动金融结算创新,黄奇帆总结创新五大原因,令重庆展现内陆经济发展的特色,可以抵抗国际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两年过去了,对是否走出危机,市场还将信将疑。虽然美国通过了提高美债上限,却历史性的遭到信用评级降级。尽管美国政府和专家都提出,可能发生的经济萧条而导致股市行情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负面影响令亚太包括中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中国上海A股开盘后便一路暴跌,一度跌破2600和2500点关口,跌幅曾高达4.83%。美国痛失AAA信用评级,中国股市“唇亡齿寒”,显示了市场对中国内外经济前景难确定的不安。不过,中国西南重镇重庆仍以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抵御可能的危机,并创下新的发展机遇。
2008年底当时的重庆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强调重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应对思路,这是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遭遇金融危机的滑铁卢后的重庆经济发展思考。重庆去年经济增长17.1%,全国第二,地方财政收入比2008年翻了一倍多,达1991亿元人民币(约310亿美元)。
在重庆市长黄奇帆的办公室,这位学者型的市长接受亚洲周刊的访问,有感重庆被热议,黄奇帆表示,很多拔高及刻意贬低重庆的人都没有认真到重庆考察了解,“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信息不全”,他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重庆实际情况。讲到重庆这些年的发展,黄奇帆如数家珍,他归纳:“眼下的重庆,如果说在西部开发发挥的作用,或者在重庆自身发展中取得成效,有五件事很有意义。”黄奇帆也相信,即使国际金融、经济市场仍然不稳,重庆受影响甚微。
黄奇帆介绍的重庆“五件大事”:
其一是“西部引进外资的冠军”。作为中国内陆城市,重庆2007年一年利用外资也就是10亿美元。这三年,重庆利用外资每年增长50%以上,去年达到63亿,今年预计达上百亿美元。这百亿美元外资的结构是,工业项目、房地产项目、重庆的企业走出去海外融资以及外国的私募基金,或者战略投资者对重庆企业的收购兼并。重庆引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模式。黄奇帆称:“这跟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吸引外资的方式同根化了。”2009年时,重庆吸引外资已在中西部22个省排第一,成为西部引进外资的高地。
重庆开放还表现为“走出去”。黄奇帆说,如果一个地方,光引进来取得成果那只是一半,中国已经有3万亿美元储备,中国过去30年主要鼓励引进外资,今后30年中国要更加鼓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国的资源对13亿人来说是不够的,通过世界资源的配置为中国所用是科学发展观、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庆根据这样一个理念,去年海外投资的协议金额50亿美元。今年预计还会有50亿美元左右的协议金额,并计划,今后的五年持续每年五至六十亿,力争海外投资有300亿美元,成为在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多元化的海外投资
重庆海外投资也具多元化。铁矿投资30亿美元;以大豆为中心的农业投资是15亿美元;在加纳等地的铝矿投资有12亿美元。还投资了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五六个装备类企业,正在洽谈欧洲和美国的直升机公司等等。“走出去”,重庆强调避开“体外循环”,黄奇帆的投资战略是:“政府推动的一定是中国市场需要的那种产品的走出去投资。”
开放的第三点是进出口贸易。重庆去年进出口贸易增长五成,今年将达百分之百。黄奇帆估计2015年以后重庆的进出口量会到1000亿美元。到2015年,重庆可以约占到整个中国进出口3万多亿中的3%,带来了西部和世界的融合。
重要的是,重庆在开放中创新。过去,内陆出口货品几乎都在沿海通关、商检,“同一批货多地检”。不符合国际贸易“安(全)智(慧)贸(易)”一体化的通关方式。重庆实现了内陆通关新模式,如出口货品在重庆通关商检后一票到底,商检和海关都不重复检验。货去欧洲,经欧亚大陆桥南线,国内新疆阿拉山口海关不重复通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也不复检,直达欧洲各国。重庆的这一通关商检模式是内陆海关、商检运作方式的重大突破。
其二是“重庆加工贸易方式上取得突破”。中国改革开放从加工贸易起家,但沿海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无法在西部复制,那就必须创新。重庆引入了1万亿人民币的笔记本电脑及其它电子产品的加工,走的是模式创新之路。黄奇帆介绍,“我们的模式就是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力求笔记本电脑的80%的零部件能够重庆制造,这样一来,既然是重庆造的零部件,在重庆组合成产品,它的物流成本就大大下降,甚至归零。”
两年多前,黄奇帆跟惠普的老板谈加工贸易,正值金融危机中,全球电子产品萎缩,但笔记本电脑市场不减仍增长。预计年增长将达二成七,三五年就会翻一番。将从2008年全球1.6亿台增长到3亿多台,黄奇帆对惠普老板说:“新增的部分建议你下单到重庆。”惠普老板随口就问物流成本,并说:“如果解决不了物流,我会赔本。”早有预案的黄奇帆提出零配件80%本地化的构想。大跨国公司的领导都有战略思维,接受了这一概念引路,逻辑合理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