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脚做学问的“中国农民代言人”
2006-11-8 12:16:00
 

  ——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

  用双脚做学问的三农专家

  谈起关于温铁军是亿万农民的代言人话题,这位略带腼腆的学者诚挚地表白:我不敢称自己是农民的代言人,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而已。说起自己研究三农问题的经历,温铁军说自己是用双脚做学问的,是农民中的一员。

  今年54岁的温铁军17岁时山西汾阳插队,特殊的经历形成了他从农村基层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农民的感情。1979年,温铁军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研究室工作。1985年末转业调入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同年,他发起并组织了首批记者团,驾摩托车沿黄河考察了840多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状况。

  1987年,温铁军调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素材积累,使这位新闻系的高材生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研究农村问题上。

  1987年,他被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1991年,他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19951999年,他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博士连读,获博士学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专家。

  20年来,温铁军一边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一边走出书斋,到农民中去求解三农难题。他曾对21个省164个市县的30个试验区进行立项调研、方案设计、跟踪监测和成果评估等科研工作,走遍了农村的山山岭岭。

  1995年,他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府建议,得到中央主要领导肯定并成为国家重大政策;1996年,他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成为亿万农民的代言人。

  咬准三农问题的温铁军,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农村,细心地调查,认真地研究,然后把第一手材料写成文章。《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当三农遭遇WTO……这些论著有具体例证、有抽样调查、有确凿数据,具有振聋发聩的说服力。

  20多年田间地头的行走,温铁军对中国农民的要义和处境,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多年来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的多年农村调研经历,让他今天纵论三农问题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自信。

  温铁军说,在他心中,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总是说:没有农民,谁能生存天地间?

  让农民成为新农村运动的主体

  谈到三农问题时,低调的温铁军打开了话匣子。他强调三农问题不是农业、农村、农民,应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三农问题中更多的应该关注农民问题、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农业问题只是派生的,农民在三农问题中是第一位的

  提及新农村运动的起因,温铁军说,中央在所有新的指导思想提出过程中间,始终强调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随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变成新世纪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中央在破解三农问题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楚。现在更加关注农村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是否能够形成和谐社会的问题,于是提出了搞新农村建设。

  温铁军说,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各地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青砖蓝瓦修房子,而是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全面地发展。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其关键是教育和组织的创新。

  温铁军说,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成功,才会生根。

  温铁军表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是两亿多农户、九亿农民,而要让他们成为主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只有组织起来,农民才可能有效地去跟其他经济主体进行谈判,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温铁军说,这不是前些年那些松散的协会,而是一种紧密的形式,农民交入社费、入社股金,在利益上紧密相关。同时,还要帮助农民形成各种社会组织,比如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加强社会组织和乡土文化建设,搞点手工艺生产和文艺活动;如果大事小情都找政府,矛盾也会集中到政府。乡村的社会活动多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化解累积的社会矛盾的渠道也就多了。

  谈及现在的民工潮,温铁军说,应该尽量在小城镇解决农民的就地消化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招活棋’”。温铁军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而是两匹骏马加一头瘦驴,投资增长幅度很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很快,而内需就像一匹驾辕的瘦驴。

  按照温铁军的说法,活棋就该有活的下法:让农民参与项目,项目带动农民就业,促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然后推动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增长。如果这样,内需自然而然地就被拉动了。 温铁军说,新农村有多个层次的含义,要能生产出生态的农产品,能与城市互动,有社会保障,有田园风光,还有有素质的新农民。

  金融机构要为农民服务

  加快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大财力投入,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铁军说,目前,城市中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而广大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依旧单一,大部分乡镇金融产品只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

  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猛增,资金需求周期长,并且需求多样化。而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却存在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农村金融工具供给单一,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供给等问题。

  谈及农村金融现状,温铁军言辞犀利。他说,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操作实践看,农村金融体系中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在协调金融市场化导向改革与改善、提高三农金融市场地位关系上存在缺陷,农村金融市场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明显反差。因此,以服务三农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破题。

  温铁军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要的历史任务,为农业、农村、农民作出应有的贡献,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进程,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一定能够在日益优良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成长为根植于中国文明沃土的一流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来源:洛阳日报  孙梅芳  张少辉)

 
 
  • 标签:农村 新农村 农民 农业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